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整合即对学科内和相关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沟通和迁移,使学科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综合化,凸显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过程,把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地对教学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进行适当取舍,引导学生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同时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着人文主义精神,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长期实践和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而展开研究。一是探究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因与价值意义,二是依据教学实践尝试概括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整合的基本策略,为此,本文以大的历史阶段——中国近代史及其单一课时——《辛亥革命》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例展开了初步实践。 本文侧重对中国近代史的整合研究,意在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加强同一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横向比较,从而把中国史纳入到世界历史的范畴内进行考量。在整合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时,努力用“现代化”史观来加以整合。“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和高考复习考试中广泛涉及,站在一定的史学理论高度来整合教学内容,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一种新视野,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现代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