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可以作为分子受体模拟生物大分子行为。由于具有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手性分离和底物选择性分离、同相萃取、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不对称催化和酶模拟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喹诺酮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及消旋体薄层色谱分离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合成了具有良好形貌和色谱性能的新型表面分子印迹微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合成了以L-帕珠沙星为模板的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分析了功能单体对模板分子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测定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和化学计量比,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法等手段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和选择性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性能和作为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效率,讨论了流动相pH值、流动相中缓冲溶液比例、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组成、进样浓度以及流速等色谱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分离条件。
分别合成了以L-扁桃酸、L-邻氯扁桃酸和L-对氯扁桃酸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薄层色谱固定相,研究了模板分子消旋体在手性薄层板上的分离情况。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手段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表征对比了印迹聚合物和空白聚合物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此外,考察了手性分子印迹固定相对模板分子结构类似物消旋体的手性交叉分离能力,讨论了分析物的化学结构对手性固定相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物与印迹空穴的吻合程度越高则分离效果越好。
采用不同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系列S-萘普生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了预聚合体系中模板分子和不同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两者之间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分子构象采用Hyperchem软件进行了模拟,并计算其结合能。采用结合实验和Scatchard分析比较上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性能,并将印迹聚合物作为薄层色谱固定相考察其识别和分离能力。将固定相的实际性能与光谱分析以及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本章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分析以及模拟计算可成为设计复杂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的有效方法。
将二乙烯苯和对氯甲基苯乙烯通过沉淀聚合制备聚苯乙烯微球载体,表面经过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修饰后,采用光接枝表面印迹的方法在载体表面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制备了以D-扁桃酸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印迹微球单分散性和球形度,采用红外、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聚合物微球对聚合物的反应程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分子印迹微球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其分子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