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铁路废弃地,作为昔日的交通运输动脉,承载了时代社会的历史演替,镌刻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幕幕记忆,见证了滚滚车轮的兴盛与衰败,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财富,应唤起人们的关注和珍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使得大量的废弃铁路逐渐成为人们更新改造的新对象,伴随着建设热潮的兴起,涉及项目更新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始了相关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废弃地、景观、景观更新等主要相关概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铁路废弃地和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的界定;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的筛选理解和应用提取,开展国内外相关研究(侧重城市铁路废弃地)的阐述和分析。(2)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城市铁路废弃地及其景观更新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功能空间、建设高度、运输性质、铁路条数和路网归属五个角度对城市铁路废弃地类型进行划分;挖掘了城市铁路废弃地的景观、社会历史、生态以及文化等四方面的内涵;将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本体景观、附属景观和环境景观三个类别,并逐一进行细分阐述和分析;分析了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的工业鲜明性、生态脆弱性等五大主要特征。(3)对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含了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思路、规划步骤、更新设计模式构建、更新设计要点和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内容。(4)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中,主要着重突出了模式的构建,主要有基于大尺度的三种模式(区域协同旅游模式、创意产业集群模式、多元开发综合模式),基于中尺度的四种模式(城市公园福利模式、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展览体验回忆模式、商业步行街道模式),基于小尺度的两种模式(实物个体利用模式、元素艺术提炼模式),并提炼出了典型“绿脉型”城市铁路废弃地更新设计模式。(5)以厦门市铁路文化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改造前后现状的调查比照,分析其景观更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更新设计方法和技术,从而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