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批评主义视角下的维多利亚时期女家教形象探析——从贝基·夏普、简·爱、艾格尼丝·格雷谈起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利场》《简·爱》《艾格尼丝·格雷》都属于维多利亚时期家教小说的范畴,对它们本身的研究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从女性批评角度对女家庭教师形象进行的研究还是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女家庭教师形象,试图找出文学作品中这一职业对其心理及观念的影响。  这一特定时期,女家庭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对三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强化作用。作为这一时期的女家庭教师缩影,她们都生活在男权社会环境下,职业相同,自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由于生活状况、性格等的不同,使得她们也有各具特色。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也使她们命运迥异。  由于身份的矛盾,家庭教师们通常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方面,经济地位和在雇主家中的生活状况使她们感到自卑;另一方面,所受的教育和毫不逊色于上层社会淑女的素质引发了她们的自傲情绪。她们时而极度自卑,需要周围人的同情;时而极度自负,用以补偿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她们要同时忍受性别歧视和阶级剥削,是自卑和自傲的结合体。这种矛盾心理是父权社会的畸形产物。女主人公们都或多或少体现出这种复杂心理和内心的矛盾性。几乎时刻伴随她们的自卑是父权规则对其产生微妙影响的结果,而内心的自傲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女性反抗。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为之提供了很多传统女性身上所不具备的美好品质。  三位家庭教师代表了三种反抗性格的女人。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占据主要位置。女家庭教师不仅受到男性的压迫,也受到植根于男性思想的女性的压迫。大部分女性没有必要或没有能力工作,没有自己的思想,在婚姻中处于从属地位。三位女家庭教师们所试图做的就是拒绝施加在她们身上的种种压迫。对她们来说,生存环境是严峻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勇敢面对和自我保护。为了得到幸福,她们只能用强大的人格进行持续反抗。这是一种对男性地位的挑战。而对于处在低下社会地位的她们,反抗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不过,也由于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被迫”从事这一职业,一旦有机会变富有或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她们很有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回归到传统家庭模式中。在身处低阶层时,她们是男权系统的受害者,而当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好转、没有必要进行斗争时,她们的恨意可能逐渐褪色,态度可能转变。  在本文中,作者将分析这三位女家庭教师的困惑、挣扎及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事业观、生活态度、婚姻爱情观。女性的事业观体现在她们的言行和思想上,这是经济独立的基础和追求两性平等的保证。生活态度是一种对自我的尊重,体现出女性思想的自立性。追求爱情和婚姻对女性来说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而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女性会与传统女性在这一方面有很大不同。尽管她们还有种种局限,这些形象仍是女性追求自由进程中亮丽的灯塔。
其他文献
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为我们探究小说语篇文体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概念隐喻的理解不仅要停留在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上,更要意识到它是人们认知客观
本试验以花育22号为材料,依据其“保水、增肥、透气”三大土壤调理性能将其应用到花生上,初步探讨了硅钙镁土壤调理剂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硅钙镁土壤调理剂
在各大高校英语演讲中,甚至是各级别的英语演讲比赛中,笔者常常感觉学生的演讲稿缺乏实质性的劝说力和感染力。基于这种感受,笔者对60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学生
自十九世纪电影诞生以来,名著的电影改编就作为最热的话题之一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着。学术界已经从考察电影是否真实呈现了原著转而走到了“关注原著与电影的多重互文关系”的层
政治性文本作为一种特有的文体形式与一般文本翻译比较起来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差异化的处理。它多是由权威机构或者领导人,面向广大群众为了阐述新的政策方向、理念、态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