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2、研究黄芪注射液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病例收集于江苏省中医院心脏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黄芪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入组时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危险因素、心功能、心梗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栓、扩冠、调脂、改善心功能等,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6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2±2天。记录其治疗前后的NO、ET、SOD、心功能分级、中医症候积分表等,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研究:通过细胞的增殖、迁移,管腔结构的检测判定黄芪对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查黄芪对血管内皮细胞中促血管再生因子VEGF表达量的影响,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研究(1)在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的基础上,进行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评价,两组经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其中黄芪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比较提示,经治疗后每项症状指标两组病人较前均有好转。其中,在胸闷痛的持续时间、疲乏、自汗、症状总积分等方面黄芪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3)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的比较,黄芪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NO、ET、SOD的比较:经积极治疗后,黄芪组NO、ET、SOD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NO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ET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研究:(1)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我们发现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增加了90.22%,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细胞迁移实验结果表明,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迁移,与对照组相比,迁移力增加了211.43%,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通过小管形成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小管数是对照组的4.26倍,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我们发现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比对照组高86.8%,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AMI患者胸闷痛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尤其对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2)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对AMI患者的长期预后将起着有益的作用。(3)黄芪注射液可不同程度地改善AMI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细胞氧化应激能力。(4)黄芪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增加VEGF的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