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术界,词汇一直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对英语而言,词缀是许多词语的重要成分,因此词缀的学习被认为是提高词汇量的关键之一。英语名词后缀是指加于词基构成名词性派生词的粘着语素。相关后缀研究的回顾表明,英语词汇后缀教学愈来愈受到英语教学界的重视,但许多教师有苦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为后缀的具体用法,特别一个具体后缀在派生过程中出现的多个义项提供充分的解释。寻求英语词汇后缀的有效教学方法自然成了许多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语言学派流。其原型范畴理论是在伯林(Berlin)、凯(Kay)、罗兹(Rosch)、梅尔莱夫斯(Merives)、拉博夫(Labov)等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重要理论。本课题就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开展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研究。技术路径为:以原型范畴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名词后缀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基于英语名词后缀语义原型构建英语名词后缀的语义网络;进而提出英语名词后缀的教学方法并阐述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本课题具体研究的问题为: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是否比传统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更为有效?本课题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以前人关于词汇后缀的研究为参考,选取了20个常用的英语名词后缀,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每个后缀的各义项之前的关系,并构建它们的语义网络。其次,基于英语名词后缀的语义网络进行英语名词后缀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受试为广州南华工商学院的60名学生。他们来自一年级的两个班级,每个班30名学生,被任意指定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中向学生传授20个常用后缀的知识。两个班在实验中只有教学过程不同。在实验班采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而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根据20个后缀在派生词中的运用,本研究设计了前测和后测试卷。前测于教学实验之前在两个班同时进行,后测于教学实验之后在两个班同时进行。分别收集两次测试的分数,通过SPSS8.0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前测结果表明两个班于教学实证前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而后测结果表明两个班于教学实证后的成绩有明显差异。这就回答了研究问题: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比传统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更有效。这表明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名词后缀教学具有可取性和优越性。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是:(1)词汇教学不应该采取单独教授的方法,而应该在词汇的语义网络中教授;(2)对于词汇语义的分析应该从典型的语义向非典型的语义扩展;(3)再者,应该采用动态的方式进行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