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媒”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毛里求斯个案的田野阐释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将非洲国家纳入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首访之旅,对坦桑尼亚、南非与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该年底便提出了划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作为中国援非青年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笔者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工作生活一年,收获了对于研究者而言最为珍贵的亲历、亲察与亲感。六年的时间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已成为时不我待的重要命题。此时毛里求斯的种种也在经历了一个“陌生化”的过程后重新跃上心头。本研究是曾经的民间文化传播使者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主体问题的学术思考。通过持续地重返,笔者在“以人为媒”的文化传播框架中敞开了一个个鲜活的传播主体与机智的传播实践,论证了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回应了个案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什么是毛里求斯。在毛里求斯之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本部分特别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毛里求斯人民与中国人民在长期友好交往互动中萌发的深厚情感连接,而这背后洋溢着中国移民集体真切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毛里求斯本身的历史、政治、社会与文化情态也作用于中毛两国人民百年来的交往史中,本部分对其做了细致地梳理。第二章概述了毛里求斯中华文化传播的整体图景。大众媒体缺席与新媒体失灵让我们洞察到在后殖民地社会采用媒体路径传播中华文化的掣肘。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百年不倒的殖民官员雕像暴露了“殖民美化”对当地新闻传播业的深重影响。而当地人民对于自然、身体的执着,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传播图景中浮现出的充沛的人与人交往又进一步突显了“民心相通”的文化传播是何其珍贵。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第三章搭建了“以人为媒”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理论框架。作为元媒介的人是最为天然与有力的文化传播主体。翻开毛里求斯各族裔居民与中国人的交往史,中国人的言语和行动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绵密地混合成了一个日久见人心的传播机制,彰显了日常生活世界对于海外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以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双重意义。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分别从语言、时间与空间三个维度展开了对当地“以人为媒”的中华文化传播实践的具体探析。在语言文化传播方面,中国移民集体在殖民语言工程的缝隙中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汉语教育体系,稳定运转上百年。讲故事、汉语景观等日常化与生活化的汉语文化传播一方面展示了中国移民独特的心智情感,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进一步地挖掘了女性代课教师与女性婚姻移民在汉语文化传播过程中展现的蓬勃女性主体性。顺着延续与变迁的思路,当地汉语教育正规化的进程引发了对于母国力量介入的更为及时性的思考。在时间文化传播方面。当地中国移民与旅居者在时间层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农历时间制度。并且通过一系列与时间有关的岁时节气、选日择吉、节日仪式展演、节日往来中的食物流动以及中医药文化传播,农历传统也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建构起中华文化的时间文化景观。与此同时,中国移民同当地居民在时间速度与深度上的差异认知引出了文化传播过程中涌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当地各族裔居民践行的“理解但不一致”的交往观为“和而不同”理念提供了珍贵的在地书写。在空间文化传播方面。作为中国移民空间营建的原像,毛里求斯唐人街的历史发展、建筑方式、文化社区建设等彰显了海外中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空间的执着坚守。中国商店也从狭隘的经济维度解放出来,以“红账本”为代表的信贷赊账销售体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互助、利他的品质与文化。这种文化与交往相互生成的有机关系构成了毛里求斯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逻辑。而与此同时,当地中国移民流露出的“衰落感”引发了对于华人社会变迁的关注。在新的社会情态下,团结何以可能?近年来生机勃勃的重建唐人街运动展示了年轻一代华裔对于新的团结机制的探索。研究的最后,笔者通过从政的悖论与中国人骗中国人这两条线索对本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总结,继续阐释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人与人关系的问题,取决于人的存在与组织形式。因此,本研究提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课题是要激活人的再生产。同时也对如何再生产与再生产什么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回答。认为除了个人层面,使家庭传播与文化传播交融起来也是一个更为地道的考量。并且,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越要明确人的再生产是价值认同的生产,而非利益认同的生产。只有这样海外中国人才能自洽的活着,进而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播主体。
其他文献
儿童忽视是发生率最高、波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儿童伤害类型,是一个造成终身后果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也是一个儿童权利保护问题,隶属于人权法学的研究范畴。免于忽视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的儿童应当享有的一项权利。忽视既是侵犯儿童权利的原因,也是侵犯儿童权利的后果。与其他三种国际社会公认的儿童伤害类型(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及性虐待)相较,儿童忽视所涉内容及其在儿童保护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其一
学位
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作为分析视角,对刑法中相关问题进行展开研究。人本主义突出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其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又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相结合,赋予了人本主义思想新的内涵。即人本主义是在和谐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充分实现个
学位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微藻去除高浓度废水中硝酸根并转化为藻蛋白的创新技术。先在摇瓶中研究了培养模式和光照模式对于混养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产量、硝酸根同化速率和藻蛋白产量的影响,随后在5 L光发酵罐中成功进行了放大验证。结果表明,在摇瓶培养中,不回流培养基的补料分批培养是最佳培养模式,可获得最高生物量产量为35.95 g/L,硝酸根平均同化速率为2.06 g/(L·d),藻蛋白含量可高达42.44%干重
期刊
区域协同立法是在我国地方立法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形式创新,是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已将其确定为一项重要法治举措。2022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审议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条第三款、第四十九条第三款明确提出了我国省、设区的市两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
学位
市政给水管网的铺设是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导致现阶段部分市政给水管网常常出现安全隐患。为解决市政给水管网设计工作上的弊端,本文针对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点进行探究,针对市政给水管网的开发意义和价值,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进行探索,从管材选择、管径确定、管线布置、接口设计、抗震设计等各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市政给水管网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投资中的腐败行为影响了仲裁程序及其裁判结果,比如涉腐案件的管辖权与可仲裁性、腐败事实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仲裁庭调查权、法律后果承担、裁决不统一等程序性和实体性法律问题。涉腐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和东道国均可在国际投资仲裁庭中援引腐败申诉、抗辩,以获取有利于己方的裁决。随着涉腐案件仲裁实践的发展,仲裁庭在处理涉腐案件的态度已由消极回避转向积极应对。然而,并无仲裁庭处理涉腐案件的成文实体法和程序法
学位
贱民是中国历史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身份,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除士、农、工、商四民外被单独划分的特殊阶层,主要由奴婢、倡优、胥吏以及其他各类贱民群体构成。他们在法律上、制度上和社会地位上都受到公开和普遍的限制和歧视,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地位很难得到提升,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贱民不得捐官,更不得参加科举和出仕。战国中后期奴隶制逐渐瓦解,贱民作为奴隶的替代者,登上了历史舞台,对其进行规制的贱民制度也相伴而生。及至
学位
本文以科学家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科学“人”的形象透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时代特征,重点通过分析媒介对科学家形象的呈现、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思考作为媒介中科学技术标志物的科学家形象所表征的科学技术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内涵。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从理论意义上看,人类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才能、能创新、坚忍不拔的科学家的行动。科学家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创造者,科学家
学位
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重塑了社会经济生活,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是给传统行业更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亦发展到全新阶段,如在交通、服务、教育、投资等领域,大数据的使用早已是主流趋势;涉及网络消费相关的大数据应用,其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惊叹。现实生活中,大数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蚀,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抵制与愤怒;但许多消费者往往不能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全新
学位
残疾人问题自古有之,人类社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如何认识残疾、如何对待残疾人这一恒久不变的难题。在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的过程中,人类对残疾的认识大致经历了道德慈善模式、医疗康复模式、社会权利模式的渐进式发展轨迹,进入到了由国家和政府主导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反残疾人歧视阶段,残疾人拥有与健全人平等的权利,社会担负起清除障碍、阻断歧视的责任,为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已成为大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