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群体,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运动员保障工作。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覆盖在役运动员及退役运动员的、针对其体育职业生涯、体育职业生涯结束后以及出现伤残事故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和退役生活中逐渐摈除后顾之忧。体育总局除了对运动员的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障之外,还推出了终身职业发展措施,引导帮助运动员加强教育和职业规划,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国家很关注这个问题,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国运动员保障政策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怎样将其合理巧妙地应用到不同个体上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反思;在国家、地方各个层面建立与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的条件下,就业服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推动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保障政策不断完善、颇显成效,还需引进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2)全国各省市(地区)在施行运动员保障政策的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出现了进展不平衡的状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3)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募集资金等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使得运动员保障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覆盖面更广:4)运动员就业安置途径和就业服务平台呈多途径、多手段、多样化发展趋势,应广泛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大宣传,在建设国家和地方层面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引导和鼓励运动员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全面反映我国运动员保障政策状况,系统回顾和总结运动员保障工作经验,服务全国运动员保障队伍,本文在研究我国运动员保障政策同时,还着重分析和探讨了运动员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以期为更多的运动员享受运动员保障政策和就业服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