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供证据。资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1月—2012年3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539例患者病历资料做调查分析。结果:1.经桡动脉急诊PCI组的平均住院日[(9.87±4.71)天]、术中室颤发生率(2.23%)、即刻血流TIMI3级(94.79%)、射血分数正常率(53.60%)、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2.73%)、死亡率(1.49%)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急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中期、晚期三组急诊PCI患者在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内径正常率、手术前后两小时心电图ST回落≥50%、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急性心衰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中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晚期组(P<0.05);3.术前或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患者在术中即刻血流TIMI3级(92.7%)、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正常率(55.8%)、手术前后两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率(86.3%)、死亡率(2.1%)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4.抽吸导管组患者在术中即刻血流TIMI3级(96.03%)、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正常率(59.52%)、左室舒张末内径(88.10%)、手术前后两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率(92.86%)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替罗非班联合抽吸导管组、单用替罗非班或抽吸导管组、空白对照组三组患者在TIMI3级、射血分数、左室舒末径、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替罗非班联合抽吸导管组较单用替罗非班或抽吸导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6.心源性休克组患者在存活者平均住院日[(19.75±14.89)天]、术中室颤发生率(21.43%)、即刻血流TIMI3级(60.71%)、手术前后两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率(46.43%)、术后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32.14%)、死亡率(42.86%)等方面,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不同手术途径、不同再灌注时间窗、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患者死亡较大的危险因素。结论: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桡动脉途径穿刺更加安全、有效。2.再灌注时间越早,患者临床预后越好。3.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可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降低死亡率,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4.抽吸导管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可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预后。5.替罗非班与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应用于急诊PCI术使之更加有效,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6.急诊PCI可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7.年龄、糖尿病、吸烟、不同手术途径、不同再灌注时间窗及合并心源性休克是与患者死亡率相关性较大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