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愿景之一是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融合,构建真正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通信网络。与高轨卫星相比,低轨卫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适合用于6G通信。本文致力于在星上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低轨卫星的通信容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针对低轨卫星信道环境复杂、传输距离长、传输资源有限等问题,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能够在满足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系统性能。本文通过分析低轨卫星通信场景的特性,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和信道状态信息预测技术,其中卫星链路长时延将会导致发送端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过时,高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饱和点附近将在信号中引入非线性失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轨卫星信道状态预测算法。该算法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确定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阶数,其中长短期记忆网络依赖于较短的时间序列弥补数据中的非线性失真,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有效预测当前时刻的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信道状态信息的预测精度提升了 50%,有效提高了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性。2.在发送端得到实时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了低轨卫星自适应系统,其中卫星信道的多变性导致信噪比与编码调制方式的映射表失效,基于模型的Dyna-q算法在信道状态改变时收敛速度较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在基于模型的Dyna-q架构的基础上,加入状态-动作对的优先级函数,即信噪比-编码调制方式的优先级函数。该算法通过环境模型学习虚拟经验,有效提高与环境交互的学习效率,通过优先级函数使智能体重点关注价值更高的动作,加快算法的收敛,并且能够快速捕获环境的改变,纠正模型的错误。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通信场景下,与Q-learning算法、Dyna-q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调制编码策略选择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并有效地提升了系统频谱效率。3.搭建了基于5G物理层协议的低轨卫星链路仿真平台,联合设计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轨卫星信道状态预测算法和基于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低轨卫星链路仿真平台能够支持关键技术的验证,与现有算法相比,基于机器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通信系统性能有显著提升。其中,本文提出的信道状态预测算法将低轨卫星自适应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升了50%,本文提出的调制编码方式选择算法在提升系统容量的同时,相比Dyna-q算法收敛速度提升了一倍。
其他文献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入研究和逐步应用,更密集、更多样化的设备将接入网络,并要求网络在更加丰富的通信场景中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高质量传输。诸如运动赛事实时转播、军事、工业实时通信、高铁及更高速轨道交通等日趋火热的领域中,信源往往是时刻运动的,随之产生的信道时变问题导致资源分配也应实时、动态地调整,传统静态中继难以灵活应对此类场景。而无人机的实时可调整性及可规划性可以有效地辅助各种运动场景下的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也导致现代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一系列问题。从1992年~2020年,现代人肥胖率从3%上升到15%,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由此,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来,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也开始慢慢的进入大家的视野辅助健身者们进行锻炼,FMS由7个动作组成,主要用于检测人体的基本能力成分,包括稳定性、活动范围、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性,FMS测试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取高速的信息传输速率和兼容不同的通信标准,通信设备朝着多频多模式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需要传输的调制信号即使经过削峰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峰均比,信号带宽也越来越宽,为满足多频带、宽带高峰均比信号的高效放大需求,本文针对双频带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拓展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双频带阻抗匹配技术的研究,双频宽带单管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双频宽带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本文的创新点和主
5G带来了新的垂直应用和业务场景,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为网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定制化的切片通过在同一物理基础网络上分隔出多个互相隔离的虚拟网络来为不同的业务提供定制化服务。接入网作为智能设备与核心网之间连接的桥梁,可实现业务的接入和资源保障,同时需要灵活的切分来保障切片的定制化和隔离性。然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接入网侧大规模的业务接入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以及智能设备的移动性为定制化切
随着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关技术正逐步赋能于嵌入式设备,为其提供更强的计算分析能力。深度学习环境部署和目标检测模型训练对于嵌入式开发人员存在着一定的行业门槛。当前,公交运营监控管理中也逐渐应用嵌入式目标检测。因此,为了降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的应用难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嵌入式目标检测平台设计方案,从而提供了一个具备较强通用性的、操作流程简便化的嵌入式目标检测平台,使其可以用于多种公交监控
当前,信息网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现代密码学基于计算复杂度的加密方式,在未来可能很容易被量子计算机破解。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作为一种基于量子力学性质的信息加密技术,可以为两个通信节点提供理论上绝对安全的密钥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为了实现QKD系统的广泛部署,满足多用户间的加密需求,面向多点互联的QKD网络也逐步进入产业化。但是目前QKD网
在移动边缘计算中,由于移动设备自身计算资源和移动边缘云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移动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执行不能满足时延需求,论文针对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计算卸载和资源分配联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分别利用中心云辅助和博弈方法决策移动设备的计算任务卸载和系统资源分配,有效降低应用程序的执行时延和移动边缘节点的能耗成本。论文关注的主要研究点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移动边缘计算系统资源的有限性,提出中心云辅
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蓬勃发展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处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将原本位于核心云的服务和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以实现从用户到MEC服务器的近距离计算卸载,从而满足计算密集型应用在低时延和高计算能力等方面的关键需求。然而,由于MEC服务器的资源有限,当用户请求超过了其服务能力时,MEC卸载很难
多平面光转换(MPLC)在光束控制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在模式复用、空间光通信、激光焦点控制、量子通信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多平面光转换技术的身影。本文开展了基于多平面光转换的光纤模式复用解复用技术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实现了基于波前匹配算法的模式复用MPLC,研究了传统三角排布的HG模式复用MPLC的耦合效率,通过仿真证明了不同模式之间耦合效率的锋状差异与目标模式的
自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联网在十四五规划中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期,成为了我国今后十年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之一。新规划中,“新基建”工程对物联网感知与监测设施提出了广覆盖、多参量、高精度的新要求。然而传统监测设施在诸如输电线路、地下管廊等需要电磁隔离的特殊场景受制于供能与通信手段无法正常运作,限制了物联网在此类场景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特殊场景的供能与监测问题,目前涌现的解决方案有光纤无源式监测和环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