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Dijksterhuis等人提出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 UTT)。该理论将人类思维区分为意识思维与无意识思维。前者适合简单问题解决,后者适合复杂问题决策。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与意识思维相比无意识思维更适合解决复杂任务,这被称为无意识思维效应。这一结论与传统“三思而后行”的意识思维占优的常识相悖。因此,无意识思维理论提出后,便引起了研究者们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无意识思维效应是意识思维在线加工的结果,还是无意识思维的结果? 本研究从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两者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被试在意识思维阶段对目标任务开展的预先判断,对其随后的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 (一)意识思维阶段存在不同形式的预判断,根据是否做出具体决策分为“行为预判断”和“意向预判断”,它们对无意识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在经典的无意识思维实验范式中,“意向预判断”不会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而“行为预判断”则阻碍无意识思维效应。 (二)在决策任务中,意识思维阶段的“行为预判断”可能会破坏无意识思维的广记忆容量,减弱无意识思维效应;而“意向预判断”则不会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出现。 (三)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意识思维阶段“意向预判断”有利于无意识思维结果的浮现,而“行为预判断”则起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