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训诂与理学之互促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是训诂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理学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古代训诂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对于两宋训诂的内容、方法以及新变,前人已经作了详细、周密的论述,取得了很多成果;对于两宋理学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阶段特征,前人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但是,将两宋训诂与理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显得不够深入。本文即将宋代变革状态的训诂与理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试图阐述两者之间的互促发展关系,探讨两者之间互促发展的内部机制。两宋时期,儒家经典仍然是训诂研究的核心内容,宋代学者在从儒家经典里寻求治国安邦理论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动荡的社会现实,并一定程度地揉入佛、道两家的学说,创造性地发明并壮大了理学思想。训诂作为一种研究古籍的方法和手段,在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研究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在理解理学思想内涵的同时,看到的大多是理学家对相关古籍的注解与阐释。从周敦颐著《太极图说》、《易通》,到张载著《易说》、《论语说》、《孟子说》,从程颐的《伊川易传》到朱熹的《四书集注》,理学家们一般都是借助对古籍的注释来阐发自己的理学思想,理学家们的理学思想也大都包含在他们所注释的经典之中。这样,训诂在理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训诂就没有理学。训诂之于理学,功莫大焉。理学所包含的革新意识与变革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训诂界,给传统的训诂之学创造了变革的契机。两宋的训诂之学在理学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革,一反汉唐以来以传经为儒、以训诂章句为学的旧传统,及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在研究、挖掘、发展儒家思想内涵的过程中,大胆革新,发挥义理,开拓了新的领域,治学目的、治学方法、治学手段、治学精神、学术面貌等,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训诂界兴起了疑古之风,充满了创新之风;与训诂相关的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经书成为阐释理学观点的媒介,阐释理学思想成为训诂的首要特征;同时,训诂的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开拓与扩展。总之,两宋时期,训诂与理学始终存在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促发展关系。通过研究,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两宋时期训诂发生变革的前因后果,更加全面地总结了理学对两宋训诂变革的推动作用及贡献,也为客观地评价宋代训诂之学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据。
其他文献
“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自从杜威对“从做中学”思想进行系统论述之后,更是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门话题,它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初期,以校勘《营造法式》为开端,进行了一系列的与营造相关的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后续田野调查测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献考证与实物调查相结合更使得
《诗经》感物造端,比兴寄托,植物描写缤彩纷呈,弦而歌之,功用与诗情圆融合一,或天真质朴,或热烈缠绵,或飘渺摇曳,汇聚了先民的慧心与灵巧,融入了绵绵不尽的情思,植物承载着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然而,市场的信用危机又使得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企业的往来账款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银行的经营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并非一个新的名词,反而是银行所面对的最古老的风险种类。近几年来,由于受经
江苏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一系列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江苏必须不断调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以培育新优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内的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初中生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为
官吏是封建君主借以统治全国人民的工具,因此,对官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治吏方面,唐朝中后期经济处罚的实施,是唐代法律新的突破。探讨经济处罚及其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管理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事关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局的体制创新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客观发展要求,反映了信息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度管理是与质量、投资(成本)、安全管理并列的四大内容之一,质量是根本,投资是关键,安全是保障,而进度是核心,是保证投资按时收益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