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米粉已经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实际生产加工中籼米粉浓度高。因此本文探索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以及超声法等表征高浓度籼米粉糊化;搭建米粉机实验装置,研究米粉挤出过程状态的变化。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测定了原料浸泡过程中吸水性及硬度的变化。将籼米置于烘箱中烘干5h,得到籼米的含水量约为10.21%;将籼米置于常温水中浸泡,测定浸泡不同时间籼米的吸水率以及硬度,得到浸泡时间为20min时,籼米吸水接近饱和,硬度接近最小值。2、探索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以及旋转流变仪表征高浓度籼米粉糊化。将不同浓度及不同粒度籼米粉置于毛细管流变仪内,测定其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以及糊化结束后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得到65℃米粉黏度开始明显增大,即糊化开始温度;85℃时黏度最大对应糊化完成温度,这与其他表征方法结果一致;糊化后的籼米粉随剪切速率增加黏度降低,显示显著假塑性,可用Cross方程描述;随温度变化可用Arrhenius方程以及幂律方程定量描述。使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不同浓度及不同粒度籼米粉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测试结果与毛细管测试结果一致。3、使用超声法在线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使用超声波实时在线监测不同浓度籼米粉升温糊化过程中声速的变化,得到糊化起始温度约为70℃。通过测定恒温过程中物料浓度、温度及压力对糊化的影响,得到浓度、温度及压力越高,糊化反应越快。利用直线法及绝热压缩系数法建立了声速与比容的定量表达式。4、搭建米粉机实验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米粉挤出的影响以及米粉在螺杆不同位置处发生的物理及化学变化。通过不同磨盘类型及不同工艺条件下米粉挤出实验,得到高温磨盘条件下400r/min为米粉挤出的最佳条件。将螺杆抽出观察并测试不同位置处物料的状态、粒度、糊化程度等参数,研究米粉从加入到挤出过程不同位置处发生的变化,得到米粉挤出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悬浮输送、初步粉碎、强烈粉碎、摩擦生热以及糊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