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发泡剂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高浓度的钠盐、铵盐以及尿素。本课题以山东某热电厂处理的ADC发泡剂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工艺过程中的尿素富集、水解规律进行研究,并拟合了 NaCl-NH4Cl-H20体系的相关物性。ADC废水蒸发过程中存在尿素富集现象,而生产过程缺乏尿素富集规律数据。本课题采用常压蒸发浓缩的方法,通过比较实验测定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异,获得尿素在整个蒸发过程中的富集规律。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差异表明:在尿素蒸发浓缩过程中,随着蒸失率的提高,尿素在富集的同时不断地水解。在蒸发过程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传热系数大大下降、分析ADC发泡剂不凝性气体的产生是由尿素水解产生。为此,有必要研究尿素的水解动力学。本课题通过尿素水解动力学实验,获得了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尿素分别在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铵水溶液以及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的水解规律及动力学参数,主要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尿素的水解转化率明显高于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尿素水解转化率;提高温度有利于尿素水解;温度低于80℃时,不管是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尿素几乎不水解;尿素在含氯化钠、氯化钠体系中的水解活化能低于尿素纯溶液中的水解所需活化能。ADC发泡剂废水蒸发处理过程中,准确的物性数据对于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算至关重要。为获得NaCl-NH4Cl-H20体系的物性计算模型,采用回归正交实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验,获得了 NaCl-NH4Cl-H20体系在20℃~80℃范围内比热、电导率、粘度、密度物性与溶液中氯化钠、氯化铵浓度及温度之间的计算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获得了各因素对物性的影响大小。将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比热、粘度、电导率、密度的回归方程的相对误差分别在3.996%、2.22%、3.97%、0.781%以内,计算模型可应用于ADC废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工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