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言语音相似性对中国学习者俄语语音感知与产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语言相似性被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言语学习模型(SLM)与二语感知同化模型(PAM-L2)认为二语与一语的语音和音系相似性将决定二语学习者感知与产出目标语的方式。然而,学界对于如何测量跨语言语音相似性存在着争议;以往的研究常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各方法的推断甚至相互矛盾。这种不一致性严重影响了对PAM-L2和SLM的解读与论证。
  迄今为止,已有文献对于各相似性推断方法的对比研究十分有限,各方法的效力也并无定论,亟待系统的调查;同时,学界对汉语背景者学习俄语语音的实证研究仍付之阙如,而俄语的词首塞音对立方式与汉语和英文都不相同,属于“真清浊”对立,其学习难度尚不清楚;俄语词首流音中的颤音/r/更是极具特色,中国学生对于此音的学习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理论方面,虽然PAM-L2和SLM在学界多有讨论,但前者对于感知同化的分类方法仍有争议,而后者更是在相似性判断和学习难度的界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两个理论仍需进一步的细化与补充。对此,本文整合了五种常用的语音相似性推断方法,分别为:国际音标对比法(IC)、声学差别法(AD)、区别性特征转移法(FR)、发声方式相似性法(AS)以及音系相似性法(PS),并结合PAM-L2与SLM对中国俄语专业大学生习得俄语词首塞音和流音做出预测。这五种方法中,IC和AD与SLM相关;AS与PAM-L2相关,而FR与PS则是与音系相关。这五种方法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前人研究推测跨语言语音相似性的主要手段。综上所述,主本文将通过鲜有讨论的俄汉双语配对,系统探究各语音相似性推断方法的效力并对PAM-L2和SLM进行论证和拓展,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实证和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1)调查中国学习者习得俄语词首塞音及流音的情况;2)拟定五种方法的预测力序列;3)论证PAM-L2与SLM;如有必要,提出新的组合模型。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论文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五个方法中,哪个更能够准确地推断俄语与汉语在塞音与流音中的感知相似度?2)PAM-L2将如何预测并解释中国学习者俄语词首塞音及流音的感知区分能力?3)SLM将如何预测并解释中国学习者俄语词首塞音及流音的感知与产出水平?
  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论文共开展了四个实验,包括两个感知实验和两个产出实验;两个感知实验中包含了感知同化任务、感知识别以及区分测试;两个产出任务设置为句子朗读范式,依靠声学分析以及本族语者评价来衡量产出水平。
  对于第一个研究问题,感知同化任务(PAT)显示,中国学习者认为俄语的词首清浊塞音均与汉语的清不送气塞音非常相似,证实了AS的预测,不支持IC、AD和FR。对于流音,PAT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认为俄语词首/r/是一个“新音”,而俄语词首/l/被同化为普通话/l/。这个结果同样证实了AS的预测,部分支持了IC和AD,否定了FR。音系方面,PAT结果表明汉语和非汉语元音环境对于感知同化方式没有显著的影响,反对了PS的预测。综上所述,五种方法对于感知相似性的推断能力大致表现为AS>AD≥IC>FR≥PS。由此可见,发声动作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解释感知相似性,这一发现与PAM-L2的观点一致。同时,SLM所提及的使用IPA和声学手段推断感知相似性的观点受到了挑战。本论文的结果表明预测相似性和实际感知相似性之间常常出现差异,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关于第二个研究问题,感知区分实验表明,俄语词首塞音对立由于被同化到了单一汉语音位(SC),中国学习者对其区分能力较差(约为50%正确率),证实了PAM-L2的预测。另一方面,俄语词首流音对立的区分正确率大约为75%,这一结果并不完全支持PAM-L2,因为PAT表明俄语词首流音对立的同化类型为“是非范畴匹配”(UC),根据PAM-L2的预测,UC匹配类型的区分能力将非常高,而75%并没未达到所预测的水平。原因可能在于俄语词首流音对立的UC匹配具有相当大的重叠(约35%的俄语/r/也被同化为普通话/l/),构成了“重叠性是非范畴匹配(UC-o)”,其区分能力低于“无重叠是非范畴匹配(UC-no)”;UC-o与UC-no的划分以往被用于描述超音段的同化方式,本研究表明,其效力也可体现在音段层面。另一种可能性在于俄语词首流音对立属于“同器官对立(PAM-AOH)”,其初始相似性较高,而较高的初始相似性抑制了本应非常高的区分能力。
  关于第三个研究问题,感知识别结果表明,与汉语相似的俄语词首/bdg/和/l/识别正确率较高,而与汉语相同的俄语词首/ptk/以及与汉语不相似的俄语词首/r/的识别正确率却相对较低,这些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与SLM的预测并不一致。然而产出实验的结果很好地证实了SLM:与产出较好的/ptk/相比,俄语词首/bdg/的产出偏误很大,这个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并没有真正地习得俄语/bdg/,而之前较高的感知识别率只是一种选择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中国学习者无法确定所听的音为浊音或清音时,倾向于选择浊音。同时,俄语词首/l/的产出随着学习体验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进步,相反,俄语词首/r/的产出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渐进式的学习趋势,俄语词首/r/的产出在可理解度上仍然低于俄语词首/l/,这表明“相似”的二语语音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有可能好于“不相似”的新音,但新音的产出会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而提高,但相似音却难以提高,长期维持在低于本族语者的水平。综上所述,本文的发现表明SLM能有效地预测二语产出,却无法正确预测二语感知,而二语语音习得的难度应该表现为学习趋势,而不是粗略地概括为“简单”或“困难”。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PAM-L2与SLM各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提出一个新的组合模型,笔者将其命名为“言语相似性假说(Speech SimilarityHypothesis;SSH)”。该假说旨在厘清SLM中对于相似性推断的模糊性,并将PAM-L2的原理扩展到产出领域。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主观)相似性与预测(客观)相似性常常不一致,因此,SSH在SLM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区分,明确界定两种相似性不同的推断与测量方法。SSH主张感知相似性才是影响二语语音习得的关键因素,而发声方式所推断出的客观相似性更有可能真实地反应出主观感知相似性。既便如此,SSH与PAM-L2一样,主张通过PAT等定量方法直接测量感知相似性,而不是依赖SLM所提出的国际音标法或声学差异法等定性的方法,通过客观相似性来推断感知相似性。此外,SSH只用于预测或解释二语的产出习得,拓展了PAM-L2并避免了SLM无法解释的感知与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最后,SSH依靠学习趋势来定义习得困难,使得假设的验证更具可操作性。
  总体而言,本论文具有以下几个新的发现和意义:1)从感知和产出两方面全面地调查了中国俄语专业大学生俄语词首塞音与流音的学习情况,为此领域提供了实证研究依据。2)系统地论证了五种常见的语音相似性推断方法,发现客观相似性并不一定等于主观感知相似性,而AS较其它四种方法更能有效地推断辅音感知相似性,这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尝试在PAT里加入反应时的考察,发现此参数能有效地反映感知相似度,为将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4)发现二语的学习经验对于二语的感知同化方式没有显著的影响。5)推断出UC-o,UC-no除了超音段外,也需要应用于音段的感知同化类型,这为PAM-L2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补充。6)将PAM-AOH所提出的发声器官配对类型拓展至成人二语音音位对立的感知。7)本文结果表明SLM所使用的IC与AD在推断辅音感知相似性方面有所不足;此模型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产出方面,而在感知方面的预测力较弱;此外,SLM对于学习成果的描述过于宽泛,其论证的可操作性较低。8)结合PAM-L2与SLM,本文提出了“言语相似性假说(SSH)”,其基本运行机制在于,使用PAT(PAM-L2手段)直接测量跨语言感知相似性,进而对二语语音的产出(SLM手段)作学习趋势的预测。这样一来,SSH厘清了SLM对于语音相似性推断的模糊性,量化了二语产出结果的评判标准,并利用SLM在产出方面较强的预测力,与专注感知的PAM-L2形成互补。SSH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其适用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蓄意隐喻理论(DMT)是由GerardSteen自2010年肇始于2015年正式提出的新“隐喻”理论,该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CMT)与话语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隐喻的意识性和交际功能的重要性。基于CMT的二维性(语言、概念)及其不足,Steen建立了一个语言、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隐喻三维立体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区分了蓄意隐喻(DM)和非蓄意隐喻(NDM)。DMT的成立基于两项根本假设:
学位
程式语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因此从许多角度来看已成为科学探究的主题。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学与程序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试图对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程式语教学干预的效果进行综述。传统的方法是进行叙述性综述,但其过程是未知的,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元分析是一种通过系统的步骤综合数据的方法,而不是从每个研究报告中获取结果。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来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对程式语习得的有效性,
学位
语调是传达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超音段特征,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语言都有语调,错误的语调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这是因为错误的语调也有意义。然而,在二语习得领域,对语调习得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介语理论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相比于二语词汇、语法和语义方面的研究,其用于二语音系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较少。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特的语言系统,其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的
语言风格再现是文学翻译的重要要素之一,对于儿童文学翻译来说尤为重要。《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长篇儿童小说代表作,语言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由汪海岚翻译的英文版本频频获奖,颇受外国读者欢迎,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型。本研究通过《青铜葵花》译本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儿童文学英译实现风格再现的策略。  刘宓庆教授的风格标记理论可用于识别与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标记,探讨文学作品翻译再现原作语言风格的技巧,并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贯穿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跨越地域局限的信息通讯技术蓬勃发展,QQ、Facebook、微信、微博等各种多媒体社交软件应运而生,大大地丰富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然而,在众多社交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微信这一社交软件脱颖而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微信软件功能多样,范围小到日常琐事沟通,大到进行微商赚钱,用户可以在微信聊天中发送音频,图像,文字,文件,招聘信
学位
修正性反馈指教师或会话者对学习者的错误做出的回应,是近年来语言习得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修正性反馈对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习得不同方面的作用,而鲜有研究将修正性反馈引入语音领域进行研究。首次将修正性反馈引介至二语语音习得领域的是Saito&Lyster(2012a),之后便陆续出现了一批对修正性反馈在二语语音习得领域的应用潜力、适用语境和互动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