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光纤三维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和封装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壳的形变是一个三维空间内的应变张量,传统的地壳形变测量以高精度钻孔应变仪为主,它是基于电子技术测量液体的体应变的原理,受传感单元尺寸的限制,只适合获取体应变(体应变仪)或水平面内的地壳形变分量信息(多分量应变仪),难以直接测量垂直方向上的应变。缺少一个维度的应变信息,严重限制了人们对地壳应变状态把握的全面性。另外,现有的钻孔应变仪基于电子仪器,需要用电缆连接井下设备,存在雷击损毁等野外环境下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光纤传感器技术不但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超高的应变测量精度,而且能够适应野外恶劣环境,抗雷击,尤其是其尺寸小,具有测量三维空间内地壳形变的能力,在地壳应变场测量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针对研究面向地壳应变传感的光纤传感器技术,主要开展面向地壳三维应变测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与高可靠性封装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形变是一个三维空间内的应变张量,而单个光纤光栅只测量一维线应变,需要在不同方向上布设多个一维光纤光栅传感器,来解析三维空间内地壳应变张量的信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课题首先推导了二维平面空间内多个光纤光栅线应变与二维应变张量的关系,由三个不同角度分布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析得到二维应变张量的表达式,并推导了包含四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自洽性检验方法。然后,本课题将光纤光栅线应变与应变张量的关系拓展到三维立体空间,证明三维应变张量可以由多个二维应变张量相似的方法进行分析。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用于三维空间内地壳的应变张量测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方案。面向地壳形变测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需要非常好的长期稳定性,对传感器的封装技术提出了挑战。国内外早期主要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光纤光栅,但是野外环境下胶体材料会发生缓慢蠕动导致长期稳定性差,不能满足课题需求。近来业界开始采用对光纤进行金属化后再焊接的封装方式,长期可靠性好,但是焊接方案难以用于光纤光栅在野外环境的现场封装。本课题中首次提出了光纤金属化后用V型槽压制的封装方案,采用预处理、磁控溅射和电镀铜的步骤实现光纤的金属化,然后通过带有V型槽的基板来固定并监控压制的力度大小。在试验中,对比了几组不同封装方式固定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数据分析表明本课题提出的方案相比胶粘的封装方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易于现场安装。最后,对面向地壳应变传感的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封装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机效应转换模型常用来分析生存数据,但是需要假定随机效应分布、误差项分布已知,或者随机效应分布未知但具有对称性条件.在本文中,我们考虑具有非对称性随机效应的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伴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分析年龄、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40.40%,血脂异常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会对女性生殖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可能通过诱导卵母细胞内
随着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趋势日渐显著,制造企业面临着如何以较低成本较快生产出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产品等现实问题,尤其在航天、齿轮生产、汽车制造等领域
研究背景: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位居第一,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约30%,且多数接受规范治疗后的患者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卵巢癌治疗以手术联合紫杉醇和铂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大维数据的球性检验。利用Cauchy-Schwarz不等式,通过样本协方差矩阵的迹的比率构造出检验统计量?1,?2。首先,我们利用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线性谱统计量理论
Y公司是一家全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仪表盘、音响娱乐系统和驾驶信息系统等电子产品。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业务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所
在混沌控制与同步的领域,微分几何理论以及部分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已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零动态控制方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在零动态非线性问题的处理上,采取传统
重整化群(RG)方法是在量子场论研究中被首先提出的,最初主要用于研究电动力学中的“重整化电荷”问题,由于研究中涉及了这类电荷变换之间的群性质,因而被称为重整化群.20世纪80年代,Chen等人将重整化群思想应用于求解奇异摄动微分方程渐近解,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渐近求解理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9年开始,Ziane等人开始利用对奇异摄动重整化群方法建立严格的数学理论,并给出了渐近解和真解之间的一致
目的 观察川芎嗪(Ligustrazine)预处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损伤区迁移提高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