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是言语生成的原因。顾曰国和钱冠连曾使用目的分析言语行为,认为言语行为是有目的的,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2003年,廖美珍通过研究大量的法庭审判材料,提出了目的原则理论。2005年,廖美珍将目的原则用于语用学研究,提出了目的的分析程序和模式。随着目的原则理论的发展,它被应用于法庭谈判、人物访谈、公司招聘、戏剧文本的分析中,但研究对象是处在相对平静和谐的环境下的言语,很少有学者使用目的原则对突发或冲突环境下的言语进行研究。论文作者认为在辩论中,论辩双方在冲突性的环境下,会有意识地组织言语来阐述观点达到其目的,因此目的原则理论可以被用来分析辩论中的言语行为。美国总统辩论有悠久的历史,民众对其熟悉程度高,因此本文选取2012年美国总统辩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目的原则理论的分析模式进行研究,对辩论者和观众都具有启示作用。本文以目的原则为理论框架,通过描写和阐释的方法,从目的层次、目的策略和目的连贯三个方面,分析2012年美国总统辩论的言语行为。在目的层次角度,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层次关系分析政治辩论的言语行为,说明辩论者言语行为的层次性。在目的策略角度,通过讲故事、反问和讽刺的策略,分析辩论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策略。在目的的连贯方式角度,从宏观和微观探讨言语行为的关联程度,讨论辩论者的言语连贯。通过分析得出,目的的互动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为了达到目的、取得效果,言语行为具有层次性、策略性和连贯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语料选择和总体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学者对于目的原则理论的应用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和政治辩论的研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描述了目的原则的理论基础、目的原则下的语用学任务和目的分析模式。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本文通过描述和阐释的方法,从目的层次、目的策略和目的连贯三个方面,对政治辩论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第五章是结论,介绍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