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其目的: 食管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八大肿瘤之一,全世界50%以上的食管癌发生在中国,其致死率和发病率在国人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食管癌是由食管黏膜上皮或腺体发生恶性转化而形成的消化道肿瘤。据报道,每年全世界有大约40万人左右患有食管癌,其中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人为中国人。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类似,食管恶性转化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逐渐发展变化的结果,在食管恶性转化过程中,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系统的研究食管癌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对早期诊断食管癌,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指导食管癌临床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ZNF217为锌指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而锌指蛋白是人类基因组中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不同的组合与功能的锌指序列使锌指蛋白在生物过程中发挥多种功能,包括发育、分化、新陈代谢和自噬。锌指蛋白217基因((zinc finger protein217,ZNF2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上皮性肿瘤候选癌基因。有关研究表明,ZNF217在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然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关ZNF21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以及具有的实际临床意义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利用q-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探究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临床意义。 方法: 1.临床标本的收集:①2018年05月01日至2018年08月31日于林州市肿瘤医院收集新鲜标本,收集到50例食管鳞癌患者新鲜标本,收集方法为在林州市肿瘤医院胸外科取其手术后标本,切取食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放置冻存管中,于液氮罐中保存备用;②2018.09.01-2018.09.30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科查阅食管鳞癌患者病例,该病例为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05月3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且行食管鳞癌手术的患者,共计998例,登记患者信息,查阅患者病理号及电话号码,删去不合格病例,最后随访成功89例,后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借出相应患者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蜡块,并进行切片备用。 2.提取50例新鲜冰冻食管鳞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m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其表达水平。 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ZNF217蛋白的表达水平。 4.应用SPSS21.0软件对随访数据和实验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检验分析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卡方检验分析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之间关系,绘制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 结果: 1.ZNF217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8),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18)和肿瘤分期(P=0.023)与有关。 2.ZNF217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8),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15)、淋巴结转移(P=0.000)、浸润深度(P=0.002)和肿瘤分期(P=0.008)有关。 3.五年生存率曲线可以看出,ZNF217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ZNF217阴性表达者(P=0.0137)。 结论: ZNF217mRNA及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恶性临床及病理特征有关。ZNF217可能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个癌基因,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正性调节作用。ZNF217可在食管癌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及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