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教师质量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和自觉。然而,我们不应盲目地倡导教师自主发展,现实中的教师想不想自主发展、能不能自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必须首先得到关注。以往关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研究,总是理性思辨和应然分析的多,而实证研究的少;相关的调查研究往往对“自主”关注的不够,缺乏对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品质状况的考察;较少考虑到动机与自主之间的关系;对影响教师自主发展因素的分析和深入挖掘的也不够,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针对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试图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问题,着重在于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状况、揭示影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自主地成长提供策略和建议。论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探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问题的理论与现实背景,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资料,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等概念进行了厘定和澄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并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概念和内涵。第二部分具体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任务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研究作了总体设计,提出了研究的总体构想、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并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因素等一些核心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及其测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详细地阐明了研究的实施过程,对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的开发及质量检验的过程与结果、研究样本的选取及基本特征、问卷调查的施测过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地阐述和说明。第四部分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资料,详细地展现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状况及其特征,并着重从个人与环境、内隐与外显两个维度系统深入地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群体内部的自主性状况有着较大差异,存在约20%至25%的消极和观望群体;教师在专业发展自主性各个维度上的状况极不平衡,亟需加强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2)性别、年龄、职称、婚姻状况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总体影响不大;而教龄、身体健康状况、同事帮助、专家指导、朋友认可、家庭的体谅与支持等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历、薪水、学校类型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影响存在着深层次潜在因素的作用。(3)职业价值认同、时间管理能力、专业发展动机、效能感和专业发展观念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高低的核心因素,对专业发展总自主性具有直接显著的预测作用。(4)学校的合作文化、学习氛围、领导方式和评价机制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能力观念因素而实现的,民主、宽松、公正、和谐的学校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第五部分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针对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持续不断地自主成长和成熟等问题,尝试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2)健全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内在职业观念的考察;(3)建立专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政策,保证经费供给;(4)完善学校组织环境,搭建支持型专业发展平台;(5)转变教师自身观念、努力实现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