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人工神经网络是受生物神经网络系统的启发而出现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研究和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机理,逐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智能化。忆阻器不但具有记忆特性,还具有低功耗、易集成的优势,被认为是模拟生物神经元突触的理想器件。利用忆阻代替电阻模拟神经元突触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称为忆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网络结构,具有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同步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采用合适的控制技术,忆阻神经网络系统可实现多种类型的同步。忆阻神经网络及其同步控制在信号传输、模式识别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事实上,无论人工神经网络还是生物神经网络,信号在网络中传输时经常出现时滞,从而引发系统的振荡,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神经网络系统中考虑时滞发生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忆阻器还具有磁滞回线的特性,使得忆阻神经网络可能出现更多的动力学行为,表现出一些混沌系统的特征。鉴于这些混沌动力学特征,忆阻神经网络及其同步控制理论还可以应用在安全通信、信息存储、图像加密以及伪随机数生成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投影同步和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修正投影同步、滞后同步、固定时间同步等问题,及其在安全通信、图像加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1.研究了一种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投影同步控制问题。充分考虑到网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时滞发生情况,引入了泄漏时滞、时变离散时滞以及时变分布式时滞,使得研究的网络模型更具有普适性。基于该模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方面通过设计简单的时滞无关控制器,结合一种新型的有限时间同步分析方法,开展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修正投影同步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安全通信方案。另一方面,使用时滞依赖反馈控制器,结合一种常用的有限时间同步理论,提出了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修正函数投影同步准则,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的有效性。还通过推论分析了修正投影同步、投影同步、反同步以及修正函数投影同步、函数投影同步之间的相互关系。2.由于神经元突触之间存在多种类型的连接,所以带多重边的忆阻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的体现这一特征,同时引入了泄漏时滞、时变离散时滞。针对该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两种有限时间修正投影同步准则。通过设计一种时滞依赖反馈控制器和一种自适应控制器,利用两种不同的有限时间同步分析方法,分别实现了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修正投影同步,还设计了一种图像传输方案。在定理分析中,应用微分包含和集值映射理论,将不连续系统的同步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在Filippov理论框架下的稳定性问题。还给出激活函数与外部输入有界性的前提条件,解决了误差系统收敛性的证明难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3.研究了一种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滞后同步控制问题,该模型考虑了时变离散时滞和时变分布式时滞。主要工作是通过使用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了时滞依赖和时滞无关两种控制器,并结合不同的有限时间同步分析方法,实现了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滞后同步。在理论分析中,应用右端不连续系统的Filippov求解理论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三个重要的引理,解决了参数不匹配问题,简化了定理的证明过程,并推导出实现系统稳定的限制条件和同步准则。还借鉴信号混合调制的思想,设计了基于滞后同步的安全通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及方案。4.开展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同步控制及应用研究,具体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对数量化方法设计量化反馈控制器,开展多边时滞忆阻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同步控制研究,给出与系统初值无关的同步时间估计方法。采用一种量化器处理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解决了理论证明过程中量化器引起的跳变问题。二是使用信号掩盖方法和自适应信号系统,设计一种基于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同步控制的安全通信方案。三是基于多边忆阻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将其设计为密码序列生成器,结合混沌置乱思想设计了一个图像加密方案。还提出了一个密钥序列生成算法,增加密钥空间。通过直方图、密钥空间、信息熵、峰值信噪比以及相邻像素相关性等安全性分析方法对该方案的实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但取得了较好的图像加密效果,还可以有效抵抗穷举攻击和统计攻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小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12.5μg·h-1)治疗老年阿片未耐受中重度癌性疼痛(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全国7省市共11家三级医院参与本项单臂、非随机、开放、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共纳入阿片未耐受中重度癌痛患者285例,其中70岁以上老年癌痛患者62例.芬太尼透皮贴剂起始剂量12.5μg·h-1,3 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爆发痛时应用10%~20%即释日等效口服吗啡剂量(MEDD)解救.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疼痛缓解度、疼痛缓解率以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E
车联网技术发展方兴未艾。雷达通信一体化,即利用一套共用的硬件设备实现雷达探测和通信传输功能从而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已成为当前研究车联网技术的热点之一。与传统的单一雷达或通信设备相比,雷达通信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减小设备占用空间、节约设备成本,还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使资源利用率更高。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车联网现状,针对车辆高移动性的特点,选择适合高速环境下探测和通信的波形,即正交时频空(OTFS),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政府也不例外。目前,开封市自贸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政府网站,但是执法依然采用传统手工录入的执法方式。面对日益增长的办公需求和更高的执法标准,传统执法模式的操作重复、易返工、被地理位置限制等缺点暴露无遗。因此,执法人员急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移动执法系统,简化办公流程、减少多余的操作步骤、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开封市自贸区实现全面信息化。为解决以
目的 建立骨肽类制剂的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降压物质检查法,比较骨肽类制剂与组胺对照品间、相同企业制剂与骨肽炎原液间所致的降压程度差异,并考察骨肽类原液与其制剂引起降压的相关性.结果 6家生产企业的22批次样品(骨肽注射液、注射用骨肽、复方骨肽注射液、骨肽氯化钠注射液、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注射用复方骨肽、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注射用鹿瓜多肽)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议提高骨肽类制剂与原液的质量标准,增订降压物质检查项,以保障药品质量.
1 病例介绍rn患者,男,23岁.2020年12月12日因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Ⅳ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4分,复治”入本院血液内科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6.3℃,呼吸 20次· min-1 ,脉搏 113次· min-1 ,血压133/86 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神志清,发育正常,体型肥胖,自主体位,体检合作.右眼视力下降,左眼上睑下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不红,扁桃体不肿大,颈软,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电探测技术,具有大带宽、高信噪比、强灵敏度等特点,能够快速地获取样品的光学常数,在太赫兹通信、环境监测、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还存在识别准确率不高、探测速度过慢等劣势。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通过模拟人类的学习行为,进而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同时保持高鲁棒性和运行效率。为进一步探究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