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新动力,“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不断推出政策文件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为解决科技创新主体面领的资金不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十九大中提出了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在农业领域,涉农中小企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责任,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同样面临的资金不足的情况,由于农业弱质性尚未发生改变,这一情况还在不断加剧。当前,不同金融支持主体都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然而不同金融支持对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理论构建了金融支持影响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统计年鉴、相关网站的资料整理,梳理出了当前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总体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从农业科技创新本身特征及不同主体的角度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其次,本文构建了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205家涉农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DEA模型对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对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上述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总体不足,地方财政支出不够,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难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资本市场未发挥支撑作用;(2)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偏低,不同行业、产业与地区间科技创新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不同金融支持对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府财政金融支持、资本市场金融支持和企业主要经营者文化程度对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机构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针对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与成因,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我省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1)涉农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实力,除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外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2)地方政府进一步发挥引导、支持作用,重点完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与地方知识产权交易平台;(3)金融机构进一步多角度创新,发展“投贷”模式与产品,加速推进自身机构创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