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事件尤其是灾害并发、链发现象的频繁出现,已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区域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使得灾害损失呈现极大的不确定性,对灾害损失风险的探究有助于防灾减灾工作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害及灾害发生区域的多样性使得对灾害损失风险的研究既要宏观把握,又需微观深入,本文基于历史灾情数据和灾害损失成因,以灾害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承灾体为核心,对区域灾害损失风险展开研究。首先,以灾害系统论为基础,以典型灾害案例为资料,识别灾害损失的产生及发展机理,归纳不同承灾体在遭受破坏后主要的损失形式与损失状态。引入土地利用类型,并基于各类用地类型的含义总结承灾体与土地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城市建设用地中各类用地的数量与布置,分析承灾体在区域中的构成、分布特征及承灾体脆弱性的区域差异。接着,阐明灾害损失风险的内涵,并提出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评估灾害损失风险的思路。一方面,面向灾害损失风险的重要因素——脆弱性,在“投入-产出”视角下基于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资料,通过区域脆弱性的评估反映区域灾害损失风险的相对大小;另一方面,基于灾害损失的产生与发展机理,关注承灾体的致灾效应,通过构建灾害损失风险模型反映区域的潜在损失。然后,采用三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的方法评估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排除区域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救灾物资储备等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同时剔除随机误差的干扰,使得区域脆弱性评估结果更加客观,从而辅助区域正确认识自身风险水平。最后,探讨承灾体及承灾体间的关联关系对灾害损失扩散的驱动作用,从物质、能量、信息三类致灾要素分析承灾体的破坏性,基于承灾体的破坏模式提出灾害损失扩散规则,通过构建灾害损失风险评估模型分析承灾体诱发的损失扩散给区域带来的风险水平,并通过仿真实验说明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本文针对灾害损失风险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从灾害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和承灾体对灾害损失的影响来辨识不同区域的灾害损失风险程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准确认识区域灾害损失提供思路,为灾前合理采取规避措施、灾中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发向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