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选一般是指气浮选,本论文提出用油滴作为载体进行浮选,即油浮。并把超重力场(旋流场)引入油浮。通过对连续相、浮选质、浮选剂的扩展,拓展了浮选过程。考虑了浮选剂-浮选质集合体向下运动,提出了“沉选”这一新名词。根据浮选过程的原理,将浮选进行了分类。通过对浮选剂-浮选质集合体不同形成情形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浮选与沉选模型(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根据浮选剂-浮选质集合体的沉浮,分析了浮选和沉选条件,得出了各种工况下浮选剂的要求。分析了疏水作用力是固体颗粒和油滴非碰撞聚集直接作用的关键因素。建立并分析了油滴与固体颗粒的径向、切向碰撞聚集模型。分析了离心力强度、剪切应力、湍动度对油滴-固体颗粒集合体破坏作用,以及阐述了超重力油浮的有效油浮粒径上限和下限。通过超重力场油浮试验,探讨操作参数和物性参数对超重力油浮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论:影响超重力油浮效率最显著的因素是焦粉和油滴的粒径比、进料流量和焦粉和油滴的浓度比。当焦粉和油滴粒径比(d_p/d_o)<1的范围内变化时,油浮效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油浮过程应是小油滴包裹在焦粉周围的情形,即模型Ⅱ。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效油浮粒度下限约为120um,即焦粉和油滴的粒径比应大于14。而有效油浮粒径上限较大,大于300um。随着进料流量或者含油浓度增大,超重力油浮效率逐渐增大,但随着进料流量或者含油浓度的进一步增大,超重力油浮效率又逐渐减小。存在一个最佳进料流量或者入口雷诺数及最佳焦粉和油滴的浓度比。随着溢流分率的增大,超重力油浮浮选效率先逐渐增大而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溢流分率。随着溢流分率的增大,超重力油浮浓缩倍数逐渐减小。超重力油浮效率随着油的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着进料温度的增大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