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知识转换成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亦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综合应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管理学、系统论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部分主要为产学研合作的动因和原理,合作方之间的模式选择、利益分配、共建研发实体、委托代理关系等;实证部分以东风汽车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合作为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这些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期丰富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而言,本文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为导论。分析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然后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回顾与评述,总结现阶段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起源与合作动因,找出产学研合作的理论支撑点,其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合作与协同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激励理论,这些理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结合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归纳了产学研合作中的障碍、风险以及产学研的合作模式。 第三部分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的博弈思想,认为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就是合作方之间的互相博弈过程,产学研之间的博弈包括零和博弈、负和博弈、正和博弈,三方之间只有建立起了长久的合作关系、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实现正和博弈,使合作方都能从合作体中获得正收益。 第四部分建立四个博弈模型来分析产学研合作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合作方之间由于各自所追求的目标、利益不完全一致,对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基于合作模式的达成,是合作方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接着应用合作博弈中的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和夏普利值模型对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讨论,此问题中的关键是确定模型中的几个关键参数;然后通过建立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成中共建研发实体的问题,得出企业对于学研方研发补贴与学研方自身研发费用投入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一个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特殊合作问题。 第五部分分析了东风汽车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楚天一号”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