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研究者探讨和研究它的概念、理论基础、发展及不同背景下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主要侧重于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一直没有足够重视在阅读方面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导致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低”。目前,针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大部分研究只是从教师本身和研究阅读策略出发,忽视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研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推动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真正内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阅读的概念。关于自主阅读,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本研究中,作者认为自主阅读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阅读目标和计划,选择阅读策略,监控阅读过程并能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估。本研究旨在调查目前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的现状,并检验自主阅读训练的效果,发现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拟解决以下问题:1.目前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的现状是什么?2.自主阅读训练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并且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3.如何通过自主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本研究以青州一中100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1.0对问卷调查、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中学生自主阅读现状不令人满意,总体上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很低。自主阅读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经过自主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该研究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将带来一定启示:教师和学习者要转变他们的角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源,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本研究也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提出了建议:如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自己确立阅读目标和制订阅读计划,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词汇技巧,培养学生课内外自我监控和多种方式评价的能力,使用合作阅读的方法等。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自主阅读有一定启发。
其他文献
为了深化物力集约化管理,提高库存资源利用效率,物资公司决定在公司范围内开展2013年库存物资储备定额优化工作,规定了物资储备定额管理的物资主要包括周转物资、备品备件以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能准确地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尤其在听说方面;而且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为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被豪威尔誉为“美国文学的林肯”。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更是被海明威誉为“一切美国
一八四五年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清政府统治腐朽落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残酷压榨和剥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有志之士不堪其辱,奋力发起
古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古镇的建筑是古老的见证,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古镇旅游的重要看点之一。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古镇旅游也在成为很多旅游者的首选
针对目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尝试将机械创新大赛的竞赛模式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实践证明,学生的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市场经济的竞争将完全依赖于创新。随着我国知识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的产业化经济水平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
英国是立宪之母,它的宪政制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世界宪政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讲起宪政必言英国,这不仅是因为它产生最早,而且特点鲜明、独树一帜。英国
托马斯·阿奎那论美的角度已不限于对美的本体的形而上的纠缠,而是转向此岸,开始对美进行“形而下”的思索。他对真、善、美三者关系的探索就突破了以前那种在上帝中论述的依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及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日本农业开放承受的压力逐渐加重,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高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日本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