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构建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进行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理论分析。 (二)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四)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模式的构建与路径分析。 (五)我国公立医院职业院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研究方案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确定研究样本,选取九江、株洲和武汉三市作为样本地区。 (二)资料来源:采取(1)文献法;(2)现场调查;(3)定性访谈;(4)专家咨询等方法收集资料。 (三)调查和测量工具:(1)《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认知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88份,实际有效问卷17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2.0%。(2)《关键知情人访谈提纲》。 (四)资料分析方法:(1)公立医院管理者对院长职业化的认知情况分析,具体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或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工具为SPSS17.0。(2)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影响因素。(3)应用专家咨询方法构建公立医院职业院长评价体系。选取国内18名专家开展专家咨询(Delphi),构建公立医院职业院长评价指标体系。 四、研究结果: (一)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现状:91.3%的管理者终身学历为本科及以上,71.9%的医院管理者专业为医学。双肩挑现象占92.5%。61.3%的医院管理者是由上级指派或任命的,50%以上的管理者是在走上科室管理岗位后才开始参加管理培训的。59.6%的医院中层管理者欢迎“临床专家出身+中长期管理培训”型的人才来担任院长。 (二)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院院长职业化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院法人治理程度(回归系数0.66)、职业院长市场(回归系数0.33)、管理者能力(回归系数0.26)。 (三)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模式及其路径 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模式的主体分为三大部分:政府、医院和社会。政府要将管办分开。公立医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医院的决策机构,监事会是医院的监管机构。社会为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提供职业院长市场和第三方监管。 (四)公立医院职业院长评价指标体系 公立医院职业院长的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和17项三级指标。3项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是政治品德素质(0.15)、职业知识与技能(0.45)、医院管理实践(0.40)。 五、研究结论: (一)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二)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决定因素包括医院法人治理程度、管理者能力和职业院长市场。 (三)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模式需要从政府、医院和社会三方面构建。 (四)公立医院职业院长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职业知识与技能、医院管理实践、政治品德素质三个维度,能力和经验是职业院长评价的主要因素。 六、研究创新与价值 (一)理论创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二)方法创新: 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专家咨询法对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影响因素和职业院长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在方法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 (三)政策价值: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来看,研究结果和结论可为医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七、研究局限与不足 (一)本研究所构建的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路径框架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完善。 (二)仍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三)院长职业化路径的实用性仍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