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溶剂中可以自发地形成各种有序的聚集体,表现出协同作用从而具有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高的表面活性,因此在药物制剂、油田工业、家庭清洁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本文选择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SLS)及其复配体系为研究目标,对其表面活性、流变性能以及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论文首先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得了CAPB、SLS和CAPB/SLS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一系列的表面活性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证明复配体系具有更高更稳定的表面活性,最低的CMC可达0.134mmol·L-1。利用计算相互作用参数来评估CAPB与SLS分子头基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集体的尺寸和形貌,发现形成了200–300nm的蠕虫状胶束,同时测试了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其次,探究了CAPB/SLS复配体系的稳态和动态流变特性,发现复配体系具有独特的粘弹性以及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流变实验结果表明形成了蠕虫状胶束并进一步考察了摩尔比、pH、温度和浓度对胶束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在CT=600mmol·L-1,25℃,X1=0.5,pH=4.7的条件下网络强度最大。
最后,通过芘荧光探针法测试了CAPB、SLS和CAPB/SLS复配体系胶束微环境的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了表面活性剂对硬脂酸的溶解作用。利用荧光光谱法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发现BSA的荧光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降低并伴随着荧光峰位的蓝移。此外,借助同步荧光光谱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对BSA构象的影响。
本文为氨基酸型清洁产品配方及流变性能的优化改进以及在蛋白质水平上评价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对化妆品、药物制剂和生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得了CAPB、SLS和CAPB/SLS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一系列的表面活性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证明复配体系具有更高更稳定的表面活性,最低的CMC可达0.134mmol·L-1。利用计算相互作用参数来评估CAPB与SLS分子头基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集体的尺寸和形貌,发现形成了200–300nm的蠕虫状胶束,同时测试了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其次,探究了CAPB/SLS复配体系的稳态和动态流变特性,发现复配体系具有独特的粘弹性以及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流变实验结果表明形成了蠕虫状胶束并进一步考察了摩尔比、pH、温度和浓度对胶束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在CT=600mmol·L-1,25℃,X1=0.5,pH=4.7的条件下网络强度最大。
最后,通过芘荧光探针法测试了CAPB、SLS和CAPB/SLS复配体系胶束微环境的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了表面活性剂对硬脂酸的溶解作用。利用荧光光谱法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发现BSA的荧光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降低并伴随着荧光峰位的蓝移。此外,借助同步荧光光谱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对BSA构象的影响。
本文为氨基酸型清洁产品配方及流变性能的优化改进以及在蛋白质水平上评价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对化妆品、药物制剂和生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