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经肺热稀释(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TPTD)法进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①验证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应用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作为前负荷指标的有效性;②观察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48小时内)心指数(CI)变化情况。探讨TPTD法在小儿先心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护中的应用前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有力的依据。对象和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8月-2010年4月期间心胸外科经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手术的3岁以下先心病患儿18例,排除股动脉穿刺和热稀释导管置入禁忌症,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心内分流及严重心脏瓣膜功能不全。18例患儿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6例,(VSD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6例,(VSD+PH组);法洛氏四联症(TOF)6例,(TOF组)。术前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置入左房测压管以进行左房压力监测。术后经股动脉置入热稀释导管。在置入热稀释导管当时,术后4,8,12,24,48小时共6个时间点应用TPTD法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每个时间点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包括CI、SVI、GEDVI、LAP和CVP值。统计学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M±QD);检验各时间点数据的趋势分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间和不同时点间数据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如变量偏态分布则作秩和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且用散点图表示数据的分布状态。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研究进行期间未发生因安置、撤除导管或导管留置而发生的出血、感染、心律失常、血栓、肢体缺血等并发症。2.婴幼儿先心术后GEDVI与SVI显著相关,其相关性优于LAP与SVI的相关性,而CVP与SVI不相关。按病种分组后分析显示婴幼儿VSD术后GEDVI与SVI显著相关,优于LAP和CVP与SVI的相关性;婴幼儿VSD+PH术后GEDVI与SVI显著相关,优于LAP与SVI的相关性,而CVP与SVI不相关;婴幼儿TOF术后GEDVI与SVI显著相关,而CVP、LAP与SVI不相关。3.婴幼儿先心病术后CI值在前12h内有逐渐降低趋势,术后12h相对最低,而在术后24h,48h时均较前有上升趋势,术后48小时CI值与术后0,4,8,12h时的CI值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0.05)。4.按病种分组后CI变化:VSD组术后CI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点间CI值均无明显差异;VSD+PH组CI值在前12h有下降趋势,术后12h时相对最低,术后24h,48h时较前有上升趋势,且术后48h时CI值显著高于术后12h时的CI值;在TOF组CI值术后8h、12h时相对最低,术后24h,48h时CI值较前有上升趋势,且术后48h时CI值明显高于术后前12小时的CI值。VSD组与TOF组比较,术后(0,4,8,12,24,48)h各点的CI值均显著高于TOF组(P<0.05);与VSD+PH组比较,术后12h时CI值显著高于VSD+PH组(P<0.05)。VSD+PH组术后CI值高于TOF组,但仅术后8h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婴幼儿先心术后GEDVI与SVI显著相关,无论在VSD、VSD+PH还是在TOF组其相关性均优于LAP. CVP, GEDVI能较CVP,LAP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指标。2.婴幼儿先心术后采用TPTD法监测心脏前负荷、心功能等参数,可较准确反映循环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