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藁优2018产量形成和抗倒性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产高产、资源高效是小麦生产技术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是协调群个体矛盾,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技术。本论文在2016-2018连续2年,在河北省辛集市和石家庄市藁城区2地,开展了密度和施氮量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藁优2018产量形成和抗倒性的影响。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D240,240万株·hm-2;D300,300万株·hm-2;D360,360万株·hm-2;D420,420万株·hm-2;D480,480万株·hm-2;D540,540万株·hm-2),以施氮量为副区(N120,120 kg·hm-2;N180,180 kg·hm-2;N240,240 kg·hm-2;N300,300 kg·hm-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同一生育时期的小麦总茎(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62017年辛集试验站,总茎(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除成熟期)均以D480处理最高。不同密度间成穗数的变化范围为659.2771.1万·hm-2,D480与D360和D420差异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在D240、D300、D420和D480之间差异不显著。20172018年藁城试验站,除拔节期和成熟期外,其他各个生育时期均以D480的总茎(穗)数最高。不同密度之间的穗数与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差异不显著。2.冬小麦的LAI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单峰曲线变化,均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20162017年,小麦的LAI各个时期(除起身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除花后24 d)D480处理最高,并且各个时期D480均显著大于D240。20172018年,起身期和拔节期小麦的LAI以D480最高,显著大于D240、D300。孕穗期和开花期以D420最高,开花期各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24 d,以D360处理的LAI最高,显著大于D480,但与其他密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3.小麦旗叶的SPAD在花后21 d迅速下降,20162017年开花期以D480最高,花后7 d至21 d以D360处理最高。20172018年开花期的旗叶SPAD以D240处理最高,花后7 d至21 d以D420处理最高,D240和D300与D420差异不显著。两年小麦的透光率变化不尽相同。20162017年,旗叶层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递减。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倒二叶层与倒三叶层透光率分别以D360和D300处理最小。20172018年,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各叶层的透光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D480与D540处理的透光率较小。4.各处理的灌浆速率随生育进程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20162017年在花后18 d和20172018年在花后24 d最高。20162017年花后6 d18 d灌浆速率以D240处理最高,花后24 d以D300处理最高,并显著大于D480处理。20172018年花后6 d以D540处理最高,但与D240处理差异不显著。花后18 d24 d以D240处理的灌浆速率最高。低密度在花后各时期维持较高的灌浆速率。5.比较20162017年辛集试验站产量以及产量构成,不同密度处理千粒重差异较小。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D300显著大于其余密度,D300和D240的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密度间穗粒数差异最大能达到3.48个,穗数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D300、D360、D480和D540处理的穗数较高。20172018年藁城试验站各密度处理的千粒重、穗数差异不显著,D240、D300处理的穗粒数显著大于其他密度。6.两年的株高和重心高度对密度的响应有所差异,小麦基部第一节长度、第二节长度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20162017年株高、重心高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D480处理最高。20172018年株高和花后30 d的重心高度以D540处理最高;两年的第一节间长度和第二节间长度(除花后20 d以D480最高)以D540处理最高,20172018年在花后20 d的第一、二节间长度D540处理显著高于D240;第一、二节间杆壁厚度、粗度、充实度和机械强度,均以D240处理(除20162017年花后20d一节杆壁粗度以D300最高)最高。20162017年各密度处理杆壁厚度差异不显著,机械强度D240显著高于D540。20172018年花后20 d D240处理的杆壁厚度显著高于D540处理,花后30 d差异不显著;两年试验中一、二节间杆壁粗度和充实度D240显著高于D540。7.20162017年成熟期氮素积累不同密度间比较,积累总量、叶片、穗部和籽粒中氮素积累均以D540处理最高,并且显著高于D240处理。茎鞘的氮素积累量在817kg·hm-2之间,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在120170 kg·hm-2之间。20172018年氮素积累总量、叶片和穗部以D420处理最高。茎鞘的氮素积累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范围在2950 kg·hm-2之间。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在100130 kg·hm-2之间。两年不同施氮量比较,籽粒氮素积累分别以N240和N300处理最大,但与其他施氮量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密度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能力的研究结果,D300和D360处理产量较高。虽然高密度(D480和D540)在总茎(穗)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和LAI优于D300和D360处理。但高密度的旗叶的透光率、千粒重和穗粒数和均较低,造成群体遮蔽,产量下降,并增加倒伏风险。不同施氮量对群体总茎(穗)数、LAI、干物质积累量、透光率、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表明较低施氮量也能满足作物对氮素的需求。从节约成本和高产角度综合考虑,在河北省不同年型下适宜密度在每公顷300万360万之间,适宜施氮量为120㎏·hm-2
其他文献
在当前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重点的背景之下,发展出能够与之匹配的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光打标机作为迅猛发展的激光行业的一员,具有非常
语音识别是一种实现人机自然交互的智能技术,在现在这个电子智能产品普及的社会中,它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语音识别,我们能够进一步的解放我们的双手,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语
多源图像的集成配准和融合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目标在于综合来自不同源的成像传感器数据获得更加全面的图像信息。当前其广泛应用在医学、遥感图像以及智能车等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确定数据聚类在经济、军事、电信互联网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世界中往往存在的江河、湖泊、山谷等障碍物,因此障碍空间中不确定数据聚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走进生产和生活中,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导引车(AGV)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颗粒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地球上绝大数的物质都是由离散的固态物质组成的。随着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颗粒物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正被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密集颗粒
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计算所需要的流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同时由于经济、技术和政策的原因,采用不同技术和标准的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
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提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结肠息肉是结肠癌的前期表征,结肠内镜检查是防治结肠癌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
随着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量用户持续通过蜂窝网络向内容服务供应商请求内容。由于蜂窝网络的带宽有限,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面临流量过载和拥塞等问题。为了满足用户持续
自人工智能诞生起,视觉相关的研究就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而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基础与核心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例如电力监控、交通预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