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有限理性与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力度也随之增大。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农村劳动力在迁移就业过程中呈现出本地县城、县外市内、市外省内和省外迁移等多元选择并存的局面。农村劳动力为何会做出如此选择?不同的迁移选择又将会产生怎样的效用?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还需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着手——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本文以禀赋为视角,以有限理性为基础,以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口学、行为经济学、行为决策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重分析了禀赋、有限理性与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多目标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决策模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系统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制度层面构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迁移的制度环境。全文共分七章,各章都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展开:第一,如何认识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多样性?农村劳动力做出迁移选择不仅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在内外部因素制约下,农村劳动力在迁移选择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有限理性,体现在迁移方式上则表现为迁移行为的多样性。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有限理性向理性转变是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迁移,降低迁移成本,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拓展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鉴。第二,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多样性的原因何在?原因一:劳动力禀赋因素的制约;原因二,禀赋制约下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的有限理性。在界定劳动力禀赋、有限理性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第二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禀赋、有限理性与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作用机理。指出,由于受劳动力禀赋水平的制约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农村劳动力在行为选择决策过程中只具有完全理性的意识,而不能实现完全理性的决策,最后所做的迁移选择决策只能是一种有限理性的决策。由于禀赋的异质性,体现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则表现为不同的迁移动机,在不同动机支配下所做出的迁移选择也是多样的。在此基础上,按照农村劳动力对备选方案信息的掌握程度,利用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相关分析工具,分别构建了信息有偏和信息无偏情况下模糊多目标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决策模型。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选取相关指标,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有限理性约束下,无论是在信息无偏还是有偏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最优迁移选择都是县外市内。第三,如何从实证角度解释禀赋、有限理性对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影响?在有限理性理论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章利用2006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和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相关数据,从宏观角度对全国及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禀赋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而农村劳动力禀赋竞争力则由东部向中、西部逐级递减。可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外在条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第五章以河北为例,利用2000年河北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迁移选择和迁移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主要因素。立足中观层面,本文界定了单区域人口迁移模式的分析工具——人口迁移圈。第六章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动机、迁移选择、迁移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迁移选择的影响因素看,除了能力禀赋(有无技能)外,资本禀赋和资源禀赋这些外在条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有着显著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迁移距离和迁移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最显著的因素,距离的远近是一种间接的迁移成本。务工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的影响程度较低,只对省外迁移影响显著。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及其土地耕作方式对迁移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居住地类型(环境)、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影响显著。可见,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决策的做出是在自身能力和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约束下实现的,且外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的影响程度更大。禀赋作为劳动力谋生的本领和条件,势必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每个农村劳动力个体的自身条件及其所在家庭、社区环境不同,综合体现为劳动力禀赋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不仅体现为农村劳动力在迁移就业过程中的能力大小,还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劳动力自身禀赋水平的制约,当面对多种迁移选择时,农村劳动力就会做出理性意识下的有限理性选择,其结果体现为不同的迁移分布。第四,如何以稳定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迁移?作为有限理性下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农村迁移劳动力,自身能力水平以及外部条件共同制约了迁移选择过程中理性的实现,从制度层面构建以稳定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理性迁移的制度环境非常重要,何种路径的选择关键是改善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内外部环境。在对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行为的制约因素,围绕破解有限理性形成的内外部条件,实现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为目标,本文构建了教育培训制度、产业制度、劳动力市场建设、户籍制度以及区域劳动力迁移调控机制5个方面的制度框架,进而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实现理性,降低迁移成本,实现稳定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既构成了本文的基本逻辑和研究思路,也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创新。本文力图在劳动力禀赋概念、人口迁移圈概念以及农村劳动力迁移选择决策模型的构建方面进行创新。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以及获取大型调查数据的局限,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不成熟,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弥补本研究的不足将是笔者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对食线虫真菌淡紫拟青霉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优化的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条件。【方法】研究淡紫拟青霉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下对产孢量的影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规律。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直接要求人们对产品的设计有一定的艺术追求。玻璃材质在现代产品产品设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产品设计不但要满足产品本身的基本功能
针对传统振动测试手段所需仪器繁多而复杂的缺点,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虚拟振动测试分析系统.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由计算机完成其功能.文中通过对汽车座椅处
目前中国国内对于河道和中小湖库的淤积物处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宿鸭湖水库这类的大型水库淤积物处理尚无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结合宿鸭湖水库来看,大型水库由于淤
冷眼观察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过分地放大而教师主导地位被人为地弱化,教师袖手旁观,学生放任自流:不着边际的探究、没有根据的讨论、不动脑筋的操作、毫
介绍了甜玉米的营养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保鲜与加工技术进展。甜玉米富含蔗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多采用冷藏、速冻等保鲜方式,主要的加工产品有速冻甜玉米
建筑工程中有许多项目,其中建筑外墙装饰是重要部分之一。建筑外墙装饰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外墙的设计不仅仅和整个建筑的美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更应
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上好“课”,更应该上“好课”。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
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