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频繁出台关于影子银行的限制政策,但事实上,金融监管效果不甚理想,中国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却越来越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商业银行自身不断挖掘政策漏洞进行业务创新,以达到规避监管和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因此,洞察我国影子银行现状及运行模式,理清我国影子银行的套利逻辑,为监管当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基础,本文归纳出了我国影子银行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三个特征:一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二是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存款;三是主要通过零售渠道向居民、企业融资。同时,结合这三个特征对我国影子银行进行明确界定:即指具有“类银行”特点、发挥债务融资与流动性转换功能,但脱离《巴塞尔协议III》中的核心指标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业务活动。在理论研究章节,本文选取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视角,深入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成因及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套利的具体路径进行展开分析。实证研究章节中,首先,本文基于影子银行的界定对其规模进行系统测算,并对监管套利的理论假设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监管时,影子银行信贷规模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规模增长率偏差会增大,验证了监管套利理论的有效性。其次,为进一步研究银行监管套利行为与自身资产结构变化的关系,本文选取18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套利行为的重要指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了微观体现,并与资产结构呈特定变化关系。此外,由于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资产规模、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两者在进行监管套利行为时与部分资产变化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最后,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研究结果,从监管方向、着力点等方面提供相应建议。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都是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金融系统稳定性等宏观经济角度着手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创新:第一,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上,基于监管套利视角揭示了影子银行的根本成因及运行机制,有利于客观认识“中国式”影子银行;第二,为了客观地展示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宏观层面上,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影子银行信贷规模作区分,进而研究金融监管对于两者的影响异同。微观层面,从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与资产结构的变化关系角度切入,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来进一步解释银行监管套利行为对自身资产负债表中的财务指标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对于监管套利和影子银行这两个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