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草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以天祝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综合、整体的思想审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为人类成功解决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作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景观生态学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际应用所必然产生的研究领域。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主要趋势。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地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作为“3S”技术的核心技术GIS,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日益成熟与完善,在被广泛地引入生态环境研究的各个领域之后更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草地资源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但草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退化日趋严重,影响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空间、时间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天祝草原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生态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区域。其自身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又是武威绿洲重要的上游水源涵养区。近年来,随着经济较快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在人类活动诱导下的草原退化和景观格局变化较为典型,对其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以天祝2000年土地利用图和DEM 数据等为基础资料,结合GIS 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的景观要素进行了空间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建立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模型。从景观组成、结构、分布格局、空间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天祝地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并基于分析成果,针对目前天祝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管理和建设的建议和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天祝地区整体上以草地和林地占明显优势,耕地、水域、城乡工矿及居民地等景观斑块镶嵌于其中。草地是天祝地区的景观基质,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景观中不同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有较大差异,反映它们处于不同的生态过程和干扰状况之中。耕地由于集中作业和对地形地理位置的限制,斑块规模远大于其他要素类型,整个地区呈现小斑块从数量上占优势,大斑块从面积上占优势的状态,总的景观结构形成是由若干大型自然斑块组成,一些中小斑块分散在基质景观中的格局。   研究区景观类型随海拔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景观类型分布大体表现为:城乡工矿及居民地→耕地→水域→草地→林地→未利用地的顺序,表明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景观类型趋向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地区。   研究地区景观异质性特征明显,景观要素生态潜力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布趋势不够明确,空间变异较大,东北部、东南角、西南部和西北角的生态潜力低于其他地区。   采用最小阻力表面(MCR)和耗费表面模型结合生态格局安全理论,提出了在景观格局优化时,要遵循生态适宜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重视对现有草地和林地等生态源的保护,建设和完善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等景观格局优化措施和建议。
其他文献
煤矿大规模的采空塌陷区常形成季节性乃至常年性积水洼地,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和利用成为地理学界的研究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这种效益包括供给功能(如粮食与水的供给)、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以及疾病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与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全球化,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遥感在生态环境监测上的优越性,利用先进的遥感和GIS技术手段,全面、及时、准确
现代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以其强劲的需求、快速的增长、广阔的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将成为推动旅游业向深度发展的动力
土地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的基础,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是由于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人均用地十分稀少。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甚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
土地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其可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