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兆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位重要领军人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改编了一系列经典名著,开启了中国九十年代先锋戏剧重读经典的先河。通过改编原著,他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缺失现状的深重忧虑,而改编本身所体现出的形式变革和主题误读,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导演的先锋立场。鉴于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特殊审美价值,本文重点关注林兆华九十年代的经典名著改编,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揭示其特殊的美学追求,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林兆华拒绝墨守成规,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观念:他勇于“颠覆”、崇尚“创新”,为现代戏剧的生存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他在“自由”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全方位地实践着自己“全能戏剧”的艺术主张。
笔者认为,先锋艺术的美学内涵应该是对主体性的追求;然而先锋艺术的激进特性,又使得它在寻求主体性的内在驱动下,表现出强烈的形式反叛与革新。因此,内在的主体性追求和外在的形式革新是先锋艺术的两大本质特征。本文正是力求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展开探索和分析,从而把握林兆华先锋戏剧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一方面,笔者通过对林兆华“第二主题”的仔细解读,挖掘导演对当下中国人主体性缺失现状之敏锐感受,以及蕴藏其中的对完整个我的追求。《哈姆雷特》体现了林兆华对现代中国个人主体被逐渐削平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体的呼唤和渴求;《三姊妹·等待戈多》将人类对主体自身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浓缩于舞台,主体等待的命运被扩展至全人类;而《理查三世》的排演,则显示了林兆华对当代社会道德麻痹现状的深入思索。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林兆华对“全能戏剧”的实践,突出地表现为戏剧形式的革新。对待剧本改编,林兆华强调导演改编剧本的主动权;在演员表演上,他极力突出演员作为扮演者的意识,并通过对演员的训练,实现演员的多功能转化;而舞台美术方面,林兆华注重从戏曲中汲取艺术营养,将“空的空间”实践的可能性推得更深更广,并结合“贫困戏剧”的处理方式,丰富了舞台的想象空间。
总之,本文通过对林兆华的戏剧观、戏剧审美内涵和审美形式的考察,阐发和挖掘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现代性内涵和先锋性形式特征,希望以此突显林兆华先锋戏剧探索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为人们重新理解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依据,并为新世纪的先锋戏剧,乃至整个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