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探析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兆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位重要领军人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改编了一系列经典名著,开启了中国九十年代先锋戏剧重读经典的先河。通过改编原著,他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缺失现状的深重忧虑,而改编本身所体现出的形式变革和主题误读,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导演的先锋立场。鉴于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特殊审美价值,本文重点关注林兆华九十年代的经典名著改编,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揭示其特殊的美学追求,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林兆华拒绝墨守成规,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观念:他勇于“颠覆”、崇尚“创新”,为现代戏剧的生存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他在“自由”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全方位地实践着自己“全能戏剧”的艺术主张。 笔者认为,先锋艺术的美学内涵应该是对主体性的追求;然而先锋艺术的激进特性,又使得它在寻求主体性的内在驱动下,表现出强烈的形式反叛与革新。因此,内在的主体性追求和外在的形式革新是先锋艺术的两大本质特征。本文正是力求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展开探索和分析,从而把握林兆华先锋戏剧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一方面,笔者通过对林兆华“第二主题”的仔细解读,挖掘导演对当下中国人主体性缺失现状之敏锐感受,以及蕴藏其中的对完整个我的追求。《哈姆雷特》体现了林兆华对现代中国个人主体被逐渐削平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体的呼唤和渴求;《三姊妹·等待戈多》将人类对主体自身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浓缩于舞台,主体等待的命运被扩展至全人类;而《理查三世》的排演,则显示了林兆华对当代社会道德麻痹现状的深入思索。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林兆华对“全能戏剧”的实践,突出地表现为戏剧形式的革新。对待剧本改编,林兆华强调导演改编剧本的主动权;在演员表演上,他极力突出演员作为扮演者的意识,并通过对演员的训练,实现演员的多功能转化;而舞台美术方面,林兆华注重从戏曲中汲取艺术营养,将“空的空间”实践的可能性推得更深更广,并结合“贫困戏剧”的处理方式,丰富了舞台的想象空间。 总之,本文通过对林兆华的戏剧观、戏剧审美内涵和审美形式的考察,阐发和挖掘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现代性内涵和先锋性形式特征,希望以此突显林兆华先锋戏剧探索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为人们重新理解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依据,并为新世纪的先锋戏剧,乃至整个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其他文献
词义超常规变异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复杂的语言现象。2005年──2006年国家社科课题指南说明中指出:“要加强语用环境下的词义变异研究”。但是目前此领域研究涉及的人较少,成果不
近年来,随着文学“大家”研究的相对饱和,在某种向度上,学术界已逐渐将研究触角伸向那些曾经孜孜耕耘过的所谓二、三流作家。这些作家尽管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的活跃度,但随着时间
本文对韩中四字成语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动机及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及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问题。 第二章将同行同义型四
美国华裔文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在美国文坛上绽放异彩的,但是华裔文学创作的历史却是同华人移民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无产阶级文学”或“左翼文学”成为这一时期颇有影响的主流文学,这个时代也被称为“红色的十年”。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贫民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文化观。军事文化观指导军事文学的创作,军事文学又反作用于军事文化观。戏剧一开始便与战争紧密相连。近代以来,中国战事频繁,因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入境(触景生情的体验),让学生移情(物我同一的体验),让学生会悟(心有所悟的体验)。 Teachers in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