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转变受教育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举止,使其将来成为成功的决策者。如何把20岁左右的年轻人的那种单一的冲动型的思维模式转变成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各种方法,但以新闻英语(Journalistic English)为载体的英美报刊在为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时尚且实用的语言素材的同时,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这种特殊的报刊新闻英语使得语言在功能上得到了深层的拓展,本文的写作初衷正基于以上对报刊新闻英语的全新理解,以期在语言,信息与思维之间架设起了一道互动的桥梁。 本文试图从符号学,功能语言学,语义学,文体学,哲学,及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出发,以认知心理学中的“图示论(Schema Theory)”为主要参考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新闻英语与思维的关系: 1.新闻英语中的词汇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新闻英语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所反映出的“背景意义(Background Meaning)”进一步探讨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2.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意味着他们正在完成着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高等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过去的抽象的聚合型向着成人化的辩证的发散型过渡的关键。而本文的主旨正在于探讨新闻英语这一实用的书面外语素材是否能够成为这种有效的高等教育的代表形式之一。与传统的只对新闻英语进行篇章或文体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结合图示论,提出新闻英语中的特定段落群间的图示联系是其作者的思维模式的间接体现:由内在的共享图示所连接的“信息单元(Data Unit)”可以让新闻读者,特别是中国的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充分体会到美英新闻记者在分析一具体新闻事件时的思维路线。 3.“大学之大,不在于大厦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众多西方高等学府都是把最知名的教授安排到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中去。因为这些学校充分的认识到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成熟理性的思维模式的塑造甚至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知名教授在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充分的体现在课堂上,这无疑会使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不久的莘莘学子得到一笔比理论知识更加珍贵的财富。对于中国大学里的年轻外语教师而言,借鉴西方新闻记者在分析一个新闻事件时的思维方法在课堂上有效的实现学生思维模式的优化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对第二语言课外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及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将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