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因为能否降解ASN是观察L-asp是否有效的实验依据,所以我们首先通过分光光度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检测应用常规剂量L-asp患儿血浆中L-asp活性及ASN浓度,观察两者在L-asp疗程前、疗程中、疗程后的变化,探讨L-asp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同时为进一步研究中减少L-asp用药剂量提供实验依据.第二部分我们对曾应用常规剂量或小剂量L-asp的ALL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L-asp相关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为小剂量L-asp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主要对L-asp相关副作用之一--抗L-asp抗体产生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探讨.结论:一、目前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规用药方案(8,000~10,000 U/m<2>·次,隔天一次,共8~10次)符合其药物代谢特点,但用药方法如用药剂量、用药间隔时间等仍有探讨的必要.二、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我们试采用的小剂量(1,000 U/m<2>·次)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与常规剂量L-asp相似的药效.三、我们在部分曾发生L-asp相关副作用和部分标危ALL患儿中试应用小剂量L-asp,与应用常规剂量左旋门冬酰胺酶相比,小剂量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L-asp相关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用药安全性明显提高.四、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抗左旋门冬酰胺酶抗体阳性多出现在L-asp疗程的后期(第6次应用L-asp后).减少用药剂量不能避免抗左旋门冬酰胺酶抗体产生.五、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抗左旋门冬酰胺酶抗体的产生可使患儿血浆中左旋门冬酰胺酶活性快速下降,导致L-asp耗竭血液循环中门冬酰胺的能力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