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危重症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目前脑出血治疗缺乏特异有效手段,其原因主要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本研究以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血肿周围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共分为三部分:1、选取脑出血患者48例,分别于患者发病后≤6h、6-24h、24-72h和>72h采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和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3mRNA的表达。探讨IL-17,IL-23,IFN-γ和TIM-3mRNA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作用。≤6h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6-24h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24-72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TIM-3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选取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的患者24例,按发病到获取标本的时间间隔分为4组,≤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取靠近血肿旁1cm左右脑组织作为实验组,将入路中远离血肿处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和TIM-3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IL-17mRNA和TIM-3mRNA的表达,并将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中作用及机制。HE染色:≤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似,偶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6-24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轻度损伤,可见神经元及纤维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形态不完整,细胞数目略减少,可见核固缩。散在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淋巴细胞。病灶周围微血管充血,扩张。24-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最重,神经元及纤维水肿明显,较多神经元形态不完整及数目减少,细胞核固缩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伴少量胶质细胞增生。>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前略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但仍可见少量淋巴细胞,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免疫组化染色:≤6h组,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IL-17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组织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IM-3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RT-PCR:IL-17mRNA和TIM-3mRNA的表达趋势与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TIM-3的水平为正相关(r=0.627,P <0.01)。3、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表达。将IL-17与NF-κBp65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IL-17/NF-κBp65通路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免疫组化染色:≤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Western blot:NF-κBp65核蛋白的表达趋势与NF-κBp65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NF-κBp65的水平为正相关(r=0.719,P <0.01)。结论:1脑出血发病6h后,患者外周血中IL-17水平增加。2脑出血发病6h内,患者外周血中IL-23和IFN-γ水平就开始增加。3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mRNA表达增高。4脑出血发病6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IL-17和TIM-3的表达增高,TIM-3可能通过调控IL-17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5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p65表达增高,IL-17可能通过激活NF-κBp65通路,促进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本实验标本取材于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血肿周围脑组织,真实的反映人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提示可以通过调控Th17细胞减轻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其他文献
PNAS:阐明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阐明了在癌症转移发生期间某些癌细胞如何被转移。这项研究重点关注癌基因和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何诱发细胞
【正】 查阅金华旧方志的《五行》或《灾异》等门目,看到过去金华辖境内,因天气和气侯的急剧变化,发生过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土地和公共设施带来极大的破坏。最早
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居民的工资收入水平也正在逐渐的增长,可供自己支配的收入也在稳定的上升。所以他们对一些金融类的产品的需求量,不仅仅局限在银行储
本文通过本质安全管理在ZG发电公司供热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研究,旨在探索本质安全管理在发电公司供热改造项目中的应用。第一章介绍了本质安全管理及应用,文章首先引入了本质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节能保温建筑用墙体的新型轻质混凝土,其性能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养护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加气混凝土在胶凝材料的种类、外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发挥着沟通古今的作用。文言文注释是学生预习和理解文言文
以"渝薯17"为实验材料,从淀粉生产废水中分离纯化β-淀粉酶.去皮、1∶10(m/V)匀浆抽提,经过乙醇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电泳纯β
9+3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整体较弱,且参差不齐。但幼儿园工作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需调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
介绍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的含义,通过对比中美数据素养重视程度,提出高校图书馆实施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研究俄罗斯松针油和加拿大冷杉针油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其差异;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针叶油,并以GC-MS方法结合保留指数对俄罗斯松针油和加拿大冷杉针油挥发成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