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动员机制研究——以皖南G村为个案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显著的后发国家。长期以来,在国家主导的赶超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中,乡村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推进的路径依赖。在此背景下,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渐重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并着力解决家庭承包责任制引起的公共领域主体缺失等问题。然而,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农民参与是实现国家完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提条件。   因此,本研究基于“过程一事件分析”的方法,以皖南一个村庄修路工程为个案,试图解释村庄行动者参与公共事件的动因。调查发现,乡村社会动员是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公共领域,促进村庄内部动力源衍生和发育的重要力量。需要追问的是,在乡村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动员是如何可能的?其影响乡村社会动员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又呈现怎样的运作逻辑和现实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提出问题意识,评述国内外动员理论,并交代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勾勒和呈现村庄结构类型的基本特征、村村通工程实施现状以及动员缘起的制度背景。第三章通过对动员主体,即乡村干部的角色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分析,阐释在多重关系编织的村庄情境中,变通已成为动员议题意义建构的必要路径。第四章通过对村庄社区认同基础的分析,论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村庄社区的整合机制和动员客体集体行动逻辑。第五章结论与启示部分,本研究认为乡村社会动员机制运作与乡村社会结构紧密关联,动员主体的议题建构与动员客体的社区认同,实质是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关系重构是乡村社会动员机制的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探讨多元化村庄主体参与模式对提高当前乡村社会动员效率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在结束语中,本研究主要反思村庄社区发展中制度干预与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本研究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从农村流向城市,其中不乏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初入城市,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差异
本研究在总结、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活方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狭义的生活方式角度来研究失地农民,将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界定为: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在
本文主要谈了高职教材《高等数学》中需修改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four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revised in the higher mathematics t
河南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输出数量巨大的劳务输出省。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
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的历史和这个问题的历史一样悠久,乡村经纪人在村庄的出现揭示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与农民是如何连接的。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认识三农问题
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生存状况很不乐观,面临的问题非常的突出,主要是该群体数量庞大,结构复杂,表现在家庭人均收入上虽然比低保家庭略高一些,但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贫困现象严重;在
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为了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逐步得到充实
江村,原名开弦弓村,位于江苏吴江市七都镇,因费孝通的一本《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而名扬海内外。费孝通教授于1936年拉开了研究江村的序曲,自此七十余年来无数的海内外学
身份认同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在转型时期,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对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进行考察研究,以对我国当前的民族发展现状进行把握,推动民族政策的发展。对少数民
广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