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性并购及其绩效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_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7和1998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并购已经步入了发展之路。但我国的并购市场并不成熟,追求短期效益的财务性并购还较多。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财务性并购的成因与利弊,并进行了实证,从而对并购市场的发展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 文中先是在对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和交易动机研究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主动因是财务性并购,随后对财务性并购展开讨论,对其产生发展、主要特征、主要分类及产生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 接下来,本文对财务性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财务性并购对市场整体、各方参与者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并通过鞍山合成(600669)的案例进行了相应分析。 在政策建议部分,本文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政策法律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中的逐步退出,MBO收购方式作为国有企业退出的一种形式,曾经风行水上.但由于在操作中"定价过低"等问题,今年4月,财政部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函,建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并呈现繁荣景象。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28823只,发行额达到363659.78亿元,较2015年增加13.3万亿。债券交易日益活跃,交易金额达到1012万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革。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不断
货币数量与资金价格是货币经济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在现实的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我们也始终难以绕开以货币数量为目标还是以利率价格为目标、运用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这
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稳健经营关系到宏观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基于此,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背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从横向比较来看,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