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没有必要回避,也无法回避。此外,模糊一旦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是语言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965年美国科学家扎德(L. A Zadeh)倡导的模糊理论运用到数学领域,在人类数学史上创立了模糊数学,并且给逻辑学、哲学、语言学和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并引起了人们对模糊语言的极大关注。本文作者从语言模糊性入手,在掌握了较详尽的有关语言模糊性的资料以后,着力探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何实现模糊美感再现。这是本文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模糊语言不仅在自然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情达意功能也使文学作品有别于其他语言形式。也正是因为文学语言中的意象、意境、风格等文学要素总是以模糊的方式传达出来,才使文学作品更具有特殊的、永恒的艺术魅力,才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语言的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译者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在译文中得以保留,实现审美再现。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语言模糊性的本体论研究,涉及语言模糊性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体系,以及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理解,其中包括在模糊性问题研究上出现的一些争议。第二章探究了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美,其中主要包括文学模糊性的分类、文学模糊美的特点及美学价值等。第三章研究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及其它因素,致使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实现模糊美感再现是一件困难的事,甚至有时模糊美感的磨蚀是难以避免的。第四章着重探讨在进行文学翻译中,模糊美感再现的原则及具体策略。笔者在对对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把模糊对等作为文学翻译中模糊美感再现的具体原则,并且提出了五种具体的翻译策略。本文在研究中的创新在于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紧密联系起来,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模糊性及模糊美感,提出了再现模糊美的理论原则,并用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