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被称作第二个“五四”新文学时期,被认为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它上承“十七年”文学,遥呼“五四”新文学,下启1990年代以后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归来者”的诗、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等“主流”或“非主流”的文学思潮均诞生在这一时期。图书市场与文学期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文学出版社与文学生产之间构成一种理想的良性互动关系。文学出版社主动介入当代文学生产,参与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参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当代文学生产反作用于文学出版社,创作、理论、思潮的大繁荣掀起整个社会的“文化热”。文学出版社助推这场“文化热”,“文化热”反过来引导和刺激文学出版社的全面繁荣。本文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考察它在1980年代的出版举动和办刊特点,以时间为序展开论述,试图重现一个多元、丰富、复杂、繁荣的文学现场,厘清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生产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探究当代文学经典化转向的问题,思考文学出版社在文学边缘化和新媒体冲击下的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论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下设六章,如下所示:引言部分描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简要的文字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将课题置于纵向时间维度进行考量,说明选取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目的。第一章讨论《重放的鲜花》事件,通过这一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事件,折射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敏锐的政治眼光、深厚的学术修养和敢为人先的巨大勇气。第二章讨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工程,通过分析这一跨越七十五年的浩大出版工程,呈现整个上海编辑出版团队的宏深历史眼光、惊人的毅力与信念、继往开来的“殉道式”奉献精神。第三章以社办刊物《小说界》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微型小说”和“留学生文学”两个栏目,试图展示1980年代文学期刊的普遍生态样貌,突出《小说界》编辑部的集体智慧和积极介入当代文学生产的强大“事业心”。第四章探讨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作家、批评家之间的互动关系。1980年代,编辑与作家之间是互敬互爱的友好协作关系,文学出版社在培养文学新人和编辑新人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作家、编辑和批评家三者构成文学生产的主力,三者良性互动,促成1980年代文学的繁荣。第五章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参与文学史书写和文学评奖活动。另外,自主地编选当代文学作品丛书,与其他文学出版社一起推动了文学经典化的转向。第六章围绕“文化热”与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间的互动关系,说明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80年代走向全面繁荣的外部缘由,敏锐的市场触觉、政治触觉、文化触觉与学术触觉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异于其他文学出版社的根本所在。结语部分侧重于探讨进入新世纪之后,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文学类出版社普遍遭遇“滑铁卢之战”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