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而旅游业的根本竞争在于目的地之问的竞争。在这样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下,要保证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持续稳定发展,势必要不断采取措施,采取有效方法以开发旅游目的地来提升竞争力,这就使得分析评价某一目的地在同类型目的地中的既有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以明确目的地的吸引程度,又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指明方向。因此,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炼定性定量评价指标,给出合理评价方法,是认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确定目的地发展模式和方向的重要途径,并且为保持旅游目的地的长久竞争优势和促进目的地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际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主要有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选择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两个阶段,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某一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决策团队提供的偏好信息成为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旅游目的地,本研究对目的地竞争力的要素和来源进行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首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来源,据此确定了竞争力要素为核心资源的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目的地的管理水平、环境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需求和感知;然后,在要素识别基础上,对各方面要素进行探讨以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为后续的旅游目的地评价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了科学合理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都须邀请多位决策者参与其中。针对一些短期的市场开发行为,项目负责团队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效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决策团队的组建和偏好形式的选择,据此,本研究将基于语言术语的决策理论引入到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客观环境的模糊性,还能较大程度上避免评估信息的丢失,针对短期的开发行为,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群体语言信息的竞争力评价方法。首先,评估人员利用语言短语表征旅游目的地关键指标权重的偏好信息,并使用转换函数将语言短语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其次,集结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与其相对重要度向量,经过处理后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将各目的地在各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与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集结,得到各目的地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得到各目的地的竞争力排序。(3)实际的竞争力评价过程中,通常还会存在一些中短期规划的市场开发行为,项目负责团队要求的时限不会过于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团队的选择就有较大的自由度,来自不同领域的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不同,这就使得他们会采用不同语言标度进行评价,针对这种评价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语言术语的评价方法。首先,各位专家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标度,给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偏好信息;其次,进而将多粒度的语言变量进行一致性转换,引入近似理想方案的顺序优选技术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将各目的地在各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与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集结,得到各目的地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得到各目的地的竞争力排序。(4)实际上,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成熟旅游目的地的长期规划的市场开发行为,因此,项目团队在决策者偏好信息的选择过程中,都不会对时间有过于严格的限制,但是更希望能够得到综合主客观各种因素的更加准确的结论,针对这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信息熵的评价方法。首先,利用集成方法对决策成员给出的偏好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初始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决策者使用语言变量表征评价指标的偏好信息,利用改进的信息熵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修正权重,进而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向量;最后,将各目的地在各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与各项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集结,得到各目的地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得到各目的地的竞争力排序。(5)以目的地类型较多、资源较为丰富的乐山市为例,并依据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不同确定了嘉阳小火车、郭沫若故居和峨眉山作为比较分析对象,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理论方面看,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针对性,对于竞争力的评价理论是一种很好的完善。从实践方面分析,使用本文所提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模型,大大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工作效率,有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