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果园城记》的时间与空间设置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具体从师陀的《果园城记》入手,通过时间与空间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中的具体呈现不同来分析“果园城”在传统与现代社会更迭下的时空设置。时间在“果园城”内呈现出匀速而缓慢的传统姿态,“静止”是传统时间呈现出的终极模式。但另一方面,时间又富有现代变革的“加速”特质,时间带来的毁灭为“果园城”的现代变革扫清障碍。空间在“果园城”内与政治紧密联系,统治集团通过制造空间上的差异、隔离与警示来排除异类,维护统治权力。现代变革过程中,空间资源成为新旧社会争夺的焦点,“果园城”内呈现对日益激烈的空间争夺战。同时,时间与空间在时代的映照下互相渗透,空间是时间的具体呈现,时间是空间“变”与“不变”的内在动力。“果园城”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时空设置的选择上截然不同,论文进一步展现在两种不同的时空置换过程中,以“果园城”为代表的中国乡土世界在时代交替中面临的困境,发掘乡土社会在现代变革中的历史与问题,以此来为当下乡土社会的规划与重建提供参考。
  论文分为三个章节来对“果园城”的时空设置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深入研究。第一章结合传统社会与现代性变革中时间理论,来分析“果园城”内的三种时间呈现。同时分析在现代变革过程中,时间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果园城”社会带来了何种毁灭与新生;第二章借助空间的相关理论解读“果园城”社会的空间布局,分析小城内的统治集团如何通过操控空间来行使政治权力,挖掘“果园城”内特殊空间的深层含义。进一步展现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果园城”里的空间资源分配秩序被打乱,整个社会呈现出混乱、失控的局面;在第三章中,详细阐释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变革中的两种时空特质,以及时间与空间的互渗模式。同时,在时空互渗的设定下回顾“果园城”内部在凝滞状态下产生的危机,在现代变革过程中不可磨灭的惨痛记忆,以此来关照处于变革过程中乡土世界面临的困境。
其他文献
基于欧洲经验构建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在应对当前不断涌现的全球性、地区性问题时逐渐陷入解释乏力、治理失效的困境,世界亟需一种超越西式或美式思维,又符合现实需求的新型分析框架,为填补理论空缺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条出路。在中国崛起的推动下,共生理论得以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与西方二元对抗的思维不同,以共生关系为主体思想的共生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包容互鉴、同生共长的良性互动状态,以此构建起来的“共生型”秩序在经
学位
基于小布什政府时期拉美政策的失败、拉美地缘形势的变化和域外国家对拉美的涉足等现实因素驱动,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开始在“巧实力”外交理论指导下调整美国的拉美政策,意图在拉美重新谋篇布局。  本文从“巧实力”外交理论的视角入手,研究奥巴马时期美国的拉美政策,剖析奥巴马拉美政策的理论指导,梳理奥巴马出台拉美政策的时代背景,归纳美国拉美政策的内容,分析其特征,论证其政策效果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当前
1945年,核武器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冷战期间,伴随着苏联和美国不断地进行核军备竞赛,世界陷入了对核武器的恐惧之中,对于核裁军的呼声也没有停止。苏联解体前,美苏就进行过诸多核军控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的核军控条约,其中的一部分条约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美俄两国关于核军控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日益活跃。随着两国对核武器实质性的削减,国际社会对于核军
学位
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为主要背景,以同盟国作为主体,对战争中的军事外交实践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剖析。通过分析同盟国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外交举措,以及特定时期关键国家对于外交政策的制定等,结合历史事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层层剥茧,最终推导出军事外交在历史的重大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军事外交在战争中的作用,以此丰富对于二战和外交问题研究,并为我当下和
学位
本文以宋代传状文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正史传记,总集、别集中的传体文、行状文,也包含一定的墓志铭、神道碑以及传状变体文等。以“记载一人之始终”为功能表征,以存史补史、请谥为价值定位的应用文体,如何具有文学性为思考点,总结其文学价值与文体特点,借以透视宋代传状文体的新变,注重重回历史语境,结合两宋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加深对宋代作家、散文流派的理解,对宋代文体学承前启后的理论价值进行评估。  全文共分五章
学位
目前,通行观点认为《大波》的重写是李劼人向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积极靠拢。本文通过整体把握新旧版《大波》的文本差异,探寻李劼人“重写”背后的文学理想,探究新版《大波》的艺术缺失与认识价值,论证关于重写《大波》并非仅受“意识形态”影响,其中还饱含着李劼人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大波》是关于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书写,于1937年初版,而近20年后李氏对其进行了“另起炉灶”式的重写,巨大的内容差异中,新旧版《大
学位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是当今加拿大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视为加拿大少数族裔创作的领军人物。“边缘”代表着迈克尔·翁达杰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也构成了翁达杰小说创作中的突出特征。本论文在细读英文原版小说与译本的基础上,对翁达杰小说的边缘性展开内容主题与叙述策略的双重研究。论文结合翁达杰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和时代背景,分析了他笔下边缘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和重塑自
伴随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主张解构真理、消解中心、拒绝崇高等与理性主义背道而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对国内刚刚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的新时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马原、余华、格非、苏童、残雪、孙甘露、北村、洪峰等为代表的先锋作家勃然兴起,他们的文学创作突破传统叙事小说的樊笼,追求由语言塑造出的形式世界,同时致力于瓦解现实世界的规则和理性,追求一种新的文学审
学位
本文以汪曾祺的“新编古代戏”为研究对象,将汪曾祺完成其“新编古代戏”的改编过程理解为一次历史重塑,其作品中的历史主体及其主体意识通过生成、补偿、抑制、置换、投射等一系列能动关系项的变动完成了一次再生产,本文依据这一逻辑将作者处于新的历史语境之下完成的“新编古代戏”与改编前的原作进行对照,以人物分析为线索挖掘这一系列能动关系项的变动,及其背后的深层结构,并完成了全文框架的构筑。  第一章主要写相较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