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分析了青少年上颌前突治疗前、治疗后,牙槽骨的重塑改建变化,来确定正畸治疗所带来的影响。同时,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确定上颌前突患者重塑与改建现有研究成果的作用价值,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科学分析。方法:(1)人群研究本研究将60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微创拔牙法治疗后完成上颌内收改建。对于治疗前后效果,运用CBCT方式来对患者牙槽骨厚度、高度以及牙槽骨骨密度值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同时,还记录了上颌内收正畸治疗后患者牙齿中骨开窗与骨开裂的数量。而后,采用配对t检验来分析评价正畸治疗前后上颌前突患者牙槽骨的形态学变化。(2)动物研究将120只级别为SPF的6周龄雄性SD大鼠作为动物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加力A组、不加力B组、加力+DAPT溶液注射C组、不加力+DAPT溶液注射D组;按照天数将随机分成的4组随机分成5组,即0天组,1天组,7天组,10天组和14天组。每组有6只大鼠。而后,对加力大鼠上颌左侧进行OTM模型构建。其中C组与D组的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粘膜转折部位注射DAPT溶液0.6 ml/kg。自加力开始,每两天进行一次注射。最后,在目标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出双侧磨牙与周边包含牙槽骨的组织块,对OTM距离进行测量。当评估模型构建是否具备效用后,就可借助HE染色来对牙周组织发生的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tch1、TRAP染色分析破骨细胞、OPG、Jagged1以及RANKL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分析,则采用Image-Plus Pro 6.0。实验研究过程的数据信息统计均由SPSS 22.0软件完成。结果:(1)人群结果1)治疗患者中切牙与侧切牙唇侧,牙槽骨距CEJ的高度分别为:2.07±0.57mm,2.08±0.23mm;开展治疗后与CEJ高度距离分别为:2.12±0.59mm,2.21±0.51mm。这表明患者治疗后与未治疗相比,牙槽骨高度下降(P<0.01);治疗患者中切牙与侧切牙腭侧之前的牙槽骨与CEJ高度距离分别为:2.28±0.21mm,2.16±0.49mm;治疗后分别为:1.93±0.43mm,1.86±0.84mm;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高度距离增加(P<0.01)。2)治疗前,患者上颌中切牙唇侧根颈部、根中部以及根尖部的牙槽骨厚度分别为:1.13±0.38mm,1.17±0.39mm,1.04±0.45mm,治疗后分别为:1.36±0.59mm,1.31±0.49mm,1.25±0.21mm,采用治疗手段后,厚度均有所增加(P<0.01);而治疗前,患者上颌中切牙腭侧3个平面的牙槽骨厚度分别为:1.15±0.58mm,2.15±0.51mm,2.67±0.62mm,采取治疗后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95±0.19mm,1.96±0.89mm,2.13±0.61mm,治疗以后厚度减少(P<0.01);与此同时,3个平面的总牙槽骨厚度分别为:2.58±0.71mm,3.08±0.72mm,3.59±0.87mm,临床治疗后总牙槽骨厚度分别为:2.51±0.92mm,2.89±0.58mm,3.46±0.75mm,治疗以后厚度无明显减少(P>0.05)。3)治疗前,患者上颌侧切牙唇侧根颈部、根中部以及根尖部的牙槽骨厚度分别为:1.03±0.31mm,1.11±0.32mm,1.02±0.44mm,进行治疗后厚度分别为:1.41±0.21mm,1.39±0.87mm,1.27±0.74mm,厚度有所增加(P<0.01);治疗前,患者上颌侧切牙腭侧3个平面的牙槽骨厚度分别为:1.25±0.45mm,2.19±0.68mm,2.77±0.75mm,进行治疗后厚度分别为:0.92±0.54mm,1.92±0.88mm,2.09±0.75mm,厚度均有所减少(P<0.01);此过程,治疗前,患者3个平面的总牙槽骨厚度分别为:2.54±0.33mm,3.18±0.49mm,3.73±0.56mm,进行治疗后厚度分别为:2.42±0.81mm,3.01±0.43mm,3.87±0.71mm,厚度无明显减少(P>0.05)。4)患者治疗前的牙槽骨密度为83.29±5.12g/cm3,进行治疗后牙槽骨密度为71.21±3.28g/cm3,治疗后牙槽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5)对患者治疗后牙齿出现骨开窗或是骨开裂现象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60例患者240颗牙齿,经治疗出现牙槽骨损伤的有18颗,占研究总样品数7.5%。经分析,骨开窗损伤位点有10个,发病率为4.2%;骨开裂出现位点有8个,发病率为3.3%。(2)动物实验结果1)A组、C组,自加力的第一天开始,OTM距离就伴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B组与D组,OTM距离没有明显变化(P>0.05)。C组与A组相比较,10天、14天,时间节点中OTM距离增加明显(P<0.05)。2)B组与D组实验的大鼠组织观察到有致密的纤维。特别是从根部表面向着牙槽骨延伸部位的成纤维细胞,大鼠牙根表面处于光滑状态。且PDL宽度无明显变化。观察A组、C组,发现PDL宽度改变明显,且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变窄。尤其是,加力+DAPT溶液注射的C组,其宽度变窄增加十分明显,且纤维排列呈现出紊乱、无规则状态。3)观察A组与C组的细胞计数,其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加力+DAPT溶液注射的C组,在10天与14天的时间节点,造模比加力组高(P<0.05)。而B组和D组大鼠,从造模开始到造模结束,其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4)加力组中A组Notch1表达最高(P<0.05);Jagged1在A组与C组中的表达超过了不加力组B组和D组(P<0.05);A组和C组中RANKL表达高(P<0.05);B组和D组中OPG表达高(P<0.05)。结论:青少年患者进行上颌前突正畸治疗过程,从总体上看改建牙槽骨是吸收表现,会造成骨开裂与骨开窗。原因在于,正畸力影响下牙周组织Notch1表达上调,使得下游Jagged1、OPG以及RANKL表达失调,最终导致破骨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