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ic Wisdom: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Zhuangz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yth--archetype Theory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翻译研究在经历了“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大潮之后,开始呼唤“本体回归”,即注重对文学译本“文学性”的研究。在“回归本体”的呼声中,翻译批评研究也开始重提对译本“文学性”传达的思考。作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中介,翻译批评不仅体现了一定的翻译理论观点,而且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往的翻译批评模式通常是在原本和译本间进行比照和评论,引入神话-原型理论可以在三维的空间基础上增加一个时间维度,因为神话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型,同时又与语言的起源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本文拟在神话-原型理论的观照下,主要结合维柯的“诗性智慧”观和弗莱的“后视”批评法,选取冯友兰(1931)、梅维恒(Victor H.Mair,1994)、汪榕培(1999)三位译者的《庄子》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性智慧”的内涵进行阐释,文章指出,译者的诗性智慧具有直觉情感性、具体性、想象及创造性等特点,它对文学翻译批评有着积极的建构作用。作为翻译过程中唯一的能动性生命体,译者诗性智慧就是其主体性的源泉,而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也就是其诗性智慧的流露和发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译者诗性智慧及其主体性的内外构建因素。  研究表明,在评价具备神话-原型特质的隐喻性文学作品,即《庄子》的三个英译本时,本文所考察的四个系统的转换亦即译者诗性智慧的彰显:第一层为语符体系,其特点是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理解这一系统,译者就必须充分发挥其诗性智慧,即艺术直觉力,使读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直接感知到原作的这一层特征,这也是评价译作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为结构体系,该体系不仅关乎作品的形式,而且直接促成了作品主题的表现,具有创造性的结构设置方式会形成一种叙事的张力并传达出作品的深义,再现原作结构设置方式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具体性思维展现的过程,本文选取了《庄子》中具有代表性的“回环”结构设置,评价了诸译本对原作该结构设置的再现效果;第三层为审美意象体系,它包括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意象的使用,译者在理解这一系统时需要充分调动其想象,以体现出原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主题的理解;最后一层为原型意象体系,对这一层面的把握需要译者追根溯源,调动其知识积累和文化记忆,文章选取了《庄子》中几个基本的原型意象:圆环、天钧和卮器,它们以卮言为载体,将文本深层众多意象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后,期望本研究能对隐喻特质显著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起到可资借鉴的作用。
其他文献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篇rn编制完善发展规划.根据科技部汇总国家部委意见,杭州市科委牵头完成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修订工作,上报
期刊
作为多元文化美国的少数民族中的一支,非裔黑人一直广受人们关注。优秀的黑人作家群星璀璨,黑人剧作家洛林·汉斯贝利(1930-1965)便是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戏剧界最耀眼的一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南方作家代表之一,凯瑟琳·安·波特因其短篇小说在文学中的影响力而享誉美国文坛。而在波特的23部短篇小说中,以其故乡美国南方为题材的米兰达系列小说被公认
当代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以他的“慷慨激昂的叙述艺术和扎根于波兰犹太文化传统”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卢布林的魔术师》被西方评论家们认为是辛
语篇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它与各种学科和方法的结合,包括互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交际文化学和文体学,使得日常交际活动中具体的语言使用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刘克仁,1940年生于冀东,资深报人,高级记者。曾任《河北经济日报》总编辑,先后担任过中国记协理事、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书
《神秘的河流》于2005年出版发行,一经问世就引得世人瞩目。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凯特·格伦维尔非常关注人性及人的生存状况。作为澳大利亚女性作家,格伦维尔特别关注澳大利亚土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