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郑小琼在诗歌写作中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型,并通过对其转型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了其写作转型的基本态势。本文还分析了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中的得失,在肯定其转型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诸如诗人写作“失语”现象的发生以及“后转型”的来临等问题做了剖析。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首先梳理了学界目前对郑小琼诗歌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提炼出论文写作的着眼点,即研究郑小琼的诗歌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型。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的基本内涵。郑小琼的诗歌写作转型突出地表现为诗歌中“写作域”的扩大,写作对象的延伸以及写作风格走向精敏细腻的渐变。郑小琼的诗歌写作由对打工个体命运的审视转向对生命群体的审视以及由在场的自我叙述转向间离式的批判,其诗歌的写作对象发生了由“小写”向“大写”的延伸。同时,从郑小琼诗歌的语词运用、意象选择及表达方式的变化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写作风格所发生的嬗变,诗人逐步摆脱了早期的粗狂豪放而走向多元化的精敏细腻。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的原因。论文首先厘清了郑小琼诗歌写作空间场的变化与转移,诗人在写作中逐渐倾向于对标签化命名的抵制,同时诗歌写作过程中功利性指向的因素不断增加,这种转移还表现在其诗歌受众层面,但转移过程中并未丧失对原有“郑小琼式”的诗歌语言、经验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准确把捉。一方面,郑小琼诗歌写作时间场的内在演变表现为其写作的主体时间由个人经验叙述向个人想象力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其诗歌文本时间从对原有生存时间的客观表达转向历史与未来时间的交错展示。第三章,主要研究的是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中的得失状况。诗歌主流话语权力对郑小琼诗歌写作首先产生了掣肘力,舆论化批评对诗歌文本内涵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她的写作。同时,郑小琼诗歌写作的“后转型”时代逐渐来临,尽管笔者指出了写作中更多地迎合诗歌主流话语,但这是在诗歌文本意义角度上对其社会批判性的弱化做出的客观性判断。论文最后指出了郑小琼诗歌写作发生新变的可能性,指明了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的研究应置于历时空间层面,并注意抓住共时空间特征。今后,笔者愿意继续较为客观地以肯定性和质疑性并存的眼光,以富于对话性张力的批评视角,关注郑小琼诗歌写作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