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籍华裔作家中,毋庸质疑谭恩美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随着她四部小说的畅销,即《喜福会》(1989)、《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之女》(2001),她不仅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赞扬,而且还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喜爱。其中她的处女作《喜福会》一出版便受到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一连数月刊登在纽约时报畅销书一栏中,而且赢得了几项大奖。 本文从东方主义视角出发,借助“他者”这一概念,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谭恩美这部小说中所展现的中国母亲的形象及其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分析了中国母亲在男权社会和种族社会中的“他者”地位。在这两种体制的压迫下,中国母亲不可能走出“他者”的阴影—沉默、顺从和异域的“他者”。接着又从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信仰这两方面分析了“他者”这一主题,一方面,中国人无所不吃,并且吃法野蛮;另一方面,中国人讲究迷信,如风水、五行、星相等,从而得出中国人被认为是野蛮的、愚昧的“他者”。最后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母亲在女儿面前作为“他者”的形象,书中的中国母亲们以孔孟之道要求女儿们顺从自己的意志安排,不与儿女们平等交流,这使崇尚个人主义的女儿们反感;中国母亲们说话方式也迂回曲折,在女儿们看来不够直接,令人费解;而且母亲们所使用的语言,半是汉语半是洋泾滨式的英语也让女儿们有一种不可同化的感觉。 论文最后总结出作者具有东方主义倾向,她有意识的描写中国的这些不同之处,在某种程度上,她的描写加重了中国母亲及中国文化在边缘文化中的“他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