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研究——儒家伦理视角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对民营企业的行为,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较低,部分民营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了威胁。这一现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引入了国外的相关理论。但国外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是西方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精神内核为西方的伦理价值。因此,中国学者在批判吸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其中,有学者试图围绕儒家伦理建构本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产生并流行于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里的儒家伦理要对今天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必须作用于企业中的人,成为企业家及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形塑他们的社会责任观。由此,考察儒家伦理对当今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影响和形塑作用,有助于填补儒家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之间的鸿沟,对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指导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分析访谈资料,考察当今民营企业家实际上具有怎样的社会责任观,即当今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实然”;二是考察儒家伦理下民营企业家应当具有怎样的社会责任观,即儒家伦理下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应然”;三是通过比较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应然”与“实然”的特点,考察儒家伦理对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影响。  研究发现:尽管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儒家伦理的某些内容在当今社会不再符合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实际,或以扭曲、变化了的形式作用于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但其价值导向和道德内涵依旧以传统美德、乡规民约的形式形塑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最终指导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工具理性的泛滥。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的调整与社会化的变革,使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基层社会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外社会学界关于基层矛盾问题的研究
根据试气工作时的实际情况发现,在工作量不断增多的同时,试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故也在增多。试气过程中常见的井下事故主要分为管柱遇卡及井内落物两大类。根据所遵守的处理
当前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从现代化理论来看,农村社会转型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本文从农村劳动力结构短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当前农村社会转型。  在回顾
追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着眼于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对日常生活的整体冲击。立足于当前社会,我们置身其中的是一个更为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风险
服装加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其资本投入少、进入门槛低、对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等特点成为吸纳农民工人数最多的产业类型。而当我们在讨论劳资关系时
为了使活化能这一指标科学有效的应用于煤的自燃倾向性的鉴定,利用热重分析仪器,对两种煤的不同粒度的煤样进行了自燃的实验研究,试验曲线结果表明,煤样粒度越细,TG曲线和DSC
信息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不仅改变了个人的阅读习惯、沟通形式和生活方式,还对现有的社会权力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