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6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7.0%、70.0%、49.0%;6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CD117、CD34、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91.2%、69.1%、38.2%、23.5%;根据Flecher恶性潜能分级标准,极低危险组、低危险组、中危险组及高危险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0%、87.0%、45.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恶性潜能、肿瘤有无出血坏死、是否周围组织侵犯、手术方式、是否口服格列卫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潜能、手术方式、是否口服格列卫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结论:GIST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是否完全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不提倡常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给予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像数目是两个重要的预后因素,恶性潜能分级是影响GIST预后的独立因素;单纯诊断GIST良恶性已不能准确预测其侵袭行为,恶性潜能分级能真实、合理、科学地判断GIST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准确判断预后;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