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村镇银行探索出了在金融服务质量改善上的“城带乡”发展模式,有效增加了“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供给和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然而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其资产负债结构时常表现出不科学、不合理的状态,各地村镇银行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流动性紧缺或者过剩的问题,成为了阻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要因素。对此,监管机构有必要通过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村镇银行探索出了在金融服务质量改善上的“城带乡”发展模式,有效增加了“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供给和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然而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其资产负债结构时常表现出不科学、不合理的状态,各地村镇银行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流动性紧缺或者过剩的问题,成为了阻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要因素。对此,监管机构有必要通过监管手段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督和引导,以促进村镇银行继续保持稳健经营、发挥特色。村镇银行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和市场定位上差距明显,流动性风险成因及危害程度也有其差异性,且特有的制度设计限制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散的途径,因此同质化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已不适应村镇银行的发展需要,亟需设计符合村镇银行特点的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体系。本文以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农村金融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流动性风险入手,对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选择的依据和内在需求,并对其差异化监管体系进行设计。论文分三部分共7章。第一部分为第1-2章导论和理论基础,导论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上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理论基础部分在对流动性风险和差异化监管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和评价农村金融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并从中获得了启示。第二部分为3-4章当前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全国村镇银行监管结果、典型村镇银行调研数据和当前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对当前村镇银行风险特征、风险现状和监管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出当前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存在的对风险水平反映能力不足、合规标准过于严苛和对村镇银行部分业务开展造成制约的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中,发现监管要求同村镇银行存在风险特征、政策约束和业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冲突。第三部分包括第5-7章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选择依据、实践机遇、内在需求和体系设计。首先从基于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在制度设计、实践发展和市场定位三方面的差异性,为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选择提供依据;其次,在分析差异化监管实践机遇的基础上,从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业务三个方面论证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的内在需求;最后,从差异化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设计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化监管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制度设计因素引入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差异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以往研究中仅集中于公司治理、风险偏好和外部经济环境层面的不足。二是以差异化视角设计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对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内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差异化的设计。
其他文献
农村人力资本是影响乡村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不断弱化,劳动力的质量逐渐成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更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又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当前,河北省农村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本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程度可以为优化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乡村产业结构匹配情况提供有价值的现实理论依据,利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工作的深入,对提高农村居民
丘陵山地由于农业机械进地难、作业难、动力消耗大以及易于出现倾翻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我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能够适应非结构化地形和复杂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用在这种特殊地形的可姿态调整的农业机器人,以下称为弓腰式农业机器人。借助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及实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弓腰式农业机器人的坡度稳定性和越障
播种方式与行距配置是调控小麦生产的重要措施,适宜的播种方式与行距配置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河北省小麦播种以15cm等行距的传统播种方式为主,近年来,农业机械的发展为小麦生产选择不同的播种方式提供了可能。为了明确播种方式与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为河北省小麦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撑。2020~2022年小麦生长季,以马兰1号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免耕沟播(FS)、免耕15cm行距播种(
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建立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有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键一环。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唐县畜牧业的产值约占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5%,是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其中,肉羊养殖业成为唐县脱贫富农的主导产业,大力促进了唐县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面向肉羊养殖户建设全面、准确、高效的社会化服务是发展唐县畜牧业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栽培措施之一,但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玉米发生倒伏的风险也会随着增加。黄淮海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夏播玉米区,在高密度的条件下,预防倒伏已成为该区域玉米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化控处理可以通过改善夏玉米茎秆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进而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达到增产的效果。本试验以两个生产主推品种郑单958(ZD)和先玉335(XY)为材料
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已有八年之久,每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都将产业协同作为重点内容,在该背景下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京津冀地处华北,是继内蒙古、东北三省之后的黄金奶源地带,京、津、冀各有优势。提升三地奶业协同发展水平,探索影响三地奶业科技-生态-服务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京津冀奶业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三地基于协同发展战略,加强资源流动,奶业协同度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其具有产业经营规模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效率高、销售渠道多元化等优势。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为旺盛,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因此,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展开研究,分析在其信贷获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影响其信贷需求的因素,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信贷约束,更好满
我国城乡关系经过了城乡对立、城乡互助的发展历程,已到达新时代下的城乡融合阶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下的城乡经济健康高速发展将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保证。城乡产业融合是支撑城乡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式。近年来,康养产业作为一个能够平衡城乡资源的新兴产业正在国内出现投资热潮,多种康养产业发展模
肉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畜牧业乃至农业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河北省作为国内肉羊养殖大省,肉羊出栏量和存栏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羊肉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市场巨大的羊肉需求提供了有效供给。但是河北省仍然存在“生产方式传统、养殖品种模式落后、养殖成本增加、投入产出不合理、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养殖户收益,还会阻碍河北省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步伐,对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农业生产者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社区支持农业型(CSA)农场应运而生。CSA农场采用生态有机方式进行生产,采用短链条方式,直接从农场到餐桌,能够实现“生产者保护消费者生命,消费者保障生产者生计”的双重目标,且在环境保护、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CSA农场属于中小型农场,经营面积有限,产品种类较少,基于资源禀赋的有限性,在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