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Ⅲ)和晶型结构在MnO2氧化卡马西平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作为难降解有机药物,已频繁且相对高浓度的出现在各水生环境中,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是微污染物指示剂的典型药物。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CBZ,而深度处理技术也由于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导致无法大规模应用。本课题以MnO2降解CBZ为基础,研究Mn(Ⅲ)在δ-MnO2氧化CBZ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化学结构对MnO2氧化CBZ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无定型δ-MnO2在去除Mn(Ⅲ)前后对CBZ的降解作用研究,初步验证了Mn(Ⅲ)在无定型δ-MnO2氧化CBZ中未起主导作用。①焦磷酸盐(PP)络合出无定型δ-MnO2原含有的“固态”Mn(Ⅲ)后,得到无定型free-Mn(Ⅲ)δ-MnO2。在pH=1.8~3.0时,无定型free-Mn(Ⅲ)δ-MnO2氧化CBZ的反应效果均优于无定型δ-MnO2。并通过一系列物理表征,论证了无定型Mn(Ⅲ)-freeδ-MnO2对CBZ具有更好的氧化效果可能源于其具有较少的“固态”Mn(Ⅲ);②MnO2与CBZ的反应过程中会新生成“溶解态”Mn(Ⅲ),通过向无定型δ-MnO2和无定型Mn(Ⅲ)-freeδ-MnO2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P以限制“溶解态”Mn(Ⅲ)的反应性,PP的加入显著降低了两种无定型δ-MnO2氧化CBZ的动力学速率,但经后续实验推测这是由于PP或者Mn(Ⅲ)-PP配合物占据了MnO2活性位点。
  制备出不同来源的Mn(Ⅲ)作用于CBZ,直接证明Mn(Ⅲ)不能有效氧化CBZ。①由50mg/L Mn(OAC)3·2H2O产生的Mn(Ⅲ)对1mg/LCBZ无去除作用,但可在20min内完全降解1mg/L DCF和BPA;②盐酸水溶液可溶出无定型δ-MnO2中原含有的“固态”Mn(Ⅲ),分离得到的约10μmol/L“固态”Mn(Ⅲ)可降解5~6%的1mg/L DCF和BPA,对1mg/LCBZ无降解作用;③不同种类、浓度的有机药物与两种无定型δ-MnO2反应将产生“溶解态”Mn(Ⅲ),分离得到的13.9~32.2μmol/L“溶解态”Mn(Ⅲ)可显著降解14.4~25.3%的1mg/L DCF和BPA,但对1mg/L CBZ基本无去除作用。由此证实了“固态”Mn(Ⅲ)和新生成的“溶解态”Mn(Ⅲ)在无定型δ-MnO2氧化CBZ的过程中均未起主要作用。
  不同晶体结构MnO2氧化CBZ有显著差异,MnO2降解CBZ将以表面反应为主。不同晶型MnO2对CBZ的氧化反应性依次为:δ-MnO2>>α-MnO2≈γ-MnO2>β-MnO2,δ-MnO2的动力学速率比α-MnO2高17倍。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δ-MnO2(110)晶面具有较低的吸附能和解吸能,有利于促进CBZ氧化,可认为δ-MnO2(001)面是氧化CBZ的最优表面。
  综上所述,Mn(Ⅲ)在δ-MnO2氧化CBZ的过程中未起关键作用,晶体结构会显著影响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表面反应是MnO2氧化CBZ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公共厕所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室内环境卫生状况对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影响。在公共厕所中,连接大便器较多的管道较容易出现室内卫生安全状况。如今许多场所都在使用节水型坐便器,对于连接多个节水型坐便器的排水横管,其输送污物的能力及管内压力状况有待研究。论文针对城市中单层公共厕所,以连接多个节水型坐便器的排水横管为研究对象,探究排水管道输送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个坐便器排水时管内压力变化,为公共厕所的排
学位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随着人类活动频繁出现在各种天然水系统中,然而传统污水厂处理模式并非针对且难以有效去除新兴污染物,另一方面,抗生素耐药性正严重威胁着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因此,对抗生素的高效去除方法逐渐受到人类的重视,其中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对于控制水中新兴污染物更具应用前景,在众多活化过硫酸盐的方式中,过渡金属非均相催化剂活化因高效稳定、成本低、条件简单、可回收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针
学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在通过厌氧消化生产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甲烷)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餐厨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和热值低等特性,是可以转化为能源的生物质可持续碳源,通过预处理和联合厌氧消化优化二者的厌氧消化性能,最大化的将城市固体废弃物转化成能源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性。本文选用玉米芯作为典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解决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的水解局限性,探究了木质纤维素在厌氧消化过程
学位
甲烷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摩尔温室效应是CO2的20-30倍。甲烷厌氧氧化是控制和削减甲烷排放的重要过程,在淡水系统中,甲烷厌氧氧化每年可以削减200t的甲烷,超过甲烷排放总量的50%,因此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在控制全球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锰氧化物(主要是MnO2)在海洋系统和淡水系统中分布广泛,由锰氧化物驱动的甲烷厌氧氧化反应被称为锰型甲烷厌氧氧化,该过程不仅对生态系统中甲烷的消减具
学位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者的关系上,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发展原则。而生态环境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水资源,则必然需要得到大力保护。御临河作为长江一级支流,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御临河干流区域水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全年水质基本稳定在Ⅱ-Ⅲ类,但是随着两江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各项与
学位
我国污水排放量逐年攀升,污水厂处理任务量也一直居高不下,而随着能源、资源短缺和全球气温变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处理、能源开发和资源回收等也成为现行污水厂发展变革的长远目标和迫切需求。基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脱氮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曝气量并允许污水中碳源用于产甲烷进行能量回收,这对于降低污水厂能耗和实现能源自给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目前由于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anaerobic ammoni
学位
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为了实现水污染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陆续发布了地方污水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发了行业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争议。总体来看,现有争议主要侧重于准Ⅳ类提标改造在水环境治理上的必要性与效果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手段及影响,而由于实施新标准所带来的全社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尚未得到重视和研究。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固然会带来本地水环境改善效果,但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广泛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细菌感染的环丙沙星(CIP)抗生素,因过量使用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日益严重。水环境中残留的CIP含量不断增加,是地表水体中检出率较高的抗生素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新兴污染物。水中痕量CIP及其残留物具有生物毒性,并且可能衍生抗生素抗性细菌,最终导致药物效能减弱和人类健康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从水体中去除CIP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CIP废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
学位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系统具有节约能耗、占地和外加碳源等显著优势,但稳定运行系统构建的不确定性及脱氮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工程应用。考虑到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微生物系统多样性好、生物量多、运行稳定等优点,课题以SBBR为基础,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亚硝酸盐,在间歇曝气的SBBR中成功构建了处理效果稳定的强化SND脱氮系统。通过调整进水氮源组成并跟踪全周期污染物的变化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城镇化率快速增长,山地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中交通发达,道路众多,是城市地表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由于车流量大,在降雨时,道路径流中裹携的污染物也较多,对城市面源污染贡献巨大。城市中道路的主要材质有水泥及沥青两种,新城区主要以沥青道路为主,老城区主要以水泥道路为主,但已有的相关研究对两种材质道路径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特征的分析仍比较浅显,对径流中各污染物迁移转化
学位